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渗透政治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艳萍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向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旧观念、新旧体制、新旧法规转移碰撞,新问题、新矛盾接踵而至。因此,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严峻课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德育观念和德育模式的更新
心理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进行情感交流。以往德育工作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居高临下说教较多,平起平坐交流较少;批评多,表扬少;禁堵多,疏导少。在这样以管为主的德育模式下,不少学生失去了个性,心理压抑,甚至对教师的教诲反感,“你训你的,我行我素”,德育收效甚微。要改变这种状况,开展心理教育并用心理教育的策略从事德育工作,无疑是上策。我们应像从事心理教育那样从事政治、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努力、自我激励、自我实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使德育活动在新的模式中运作,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德育整体效应的扩大
德育从其根本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品德教育,而任何一种品德都包括若干心理要素,认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等。因而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首先应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才有效果。纵观目前中学德育状况,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是较普遍的。不少同志重视政治、思想的高层次的导向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现状的研究、把握和教育引导,忽略了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德育远离学生生活,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德育是讲空头大道理的,是务虚的。要改变德育这种苍白无力的状况,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出发,虚工实做,在学生心理愉悦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使德育的整体效应放大,真正发挥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渗透作用。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德育目标
人格是一个人品德的心理基础。因此,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必须从塑造健康人格的心理教育抓起。那么,如何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发挥它的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开设心理教育课着手,把心理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中。各科教师都要重视心理教育。应该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心理教育内容,从不同方面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还可以把心理教育渗透在品德教育和课外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除此之外,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家长努力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 山西省孝义市司马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56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