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直以来,作为一线的政治课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新课改的实施,一轮又一轮的新课程培训也使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刷新,但在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生态场上依然存在着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师教得无奈,学生学得无趣的客观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有效性缺失。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也曾说道:“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前提
  1.1树立与新课改理念相和谐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以前瞻的眼光,突破传统,打破条条框框,以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真正树立创新教育观。主要包含三观:一是发展的人才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创造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都可以成才。二是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三是科学的教学观。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性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对学生的地位,不应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学生的任务,不仅是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潜能。其次,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信息加速传播,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也一日千里,我们的教学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要保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
  1.2优化三大素质,树立三大新形象:
  (1)优化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师者,传道也。而道要传之以真,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养。特别是政治教师更应当铭记“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这样,学生才会 “敬其师而信其道”,才能激起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主动、愉快地学习。
  (2)优化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树立高深的智能形象。师者,学高也。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政治教师不但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掌握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及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关知识,还要掌握学科联系的本领和全方位立体思维的能力,特别是要懂得运用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专博结合,不断优化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在新课改下完成授业解惑的使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深的智能形象。才能让学生“服其师而信其道”,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人。
  (3)优化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树立高雅的美感形象。师者,人之摸范也。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穿着打份、言谈举止、甚至兴趣爱好都会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内外兼修,内要心灵美,懂得尊重和热爱学生;外要衣着要整洁大方,举止要文明端庄,兴趣全面健康。要不断优化自身的审美素质,树立高雅的美感形象。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为政治课教学的有效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优化教学内部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2.1教材的选择、处理、开发及教学设计要与校情、学情相和谐统一。认真研读高中思想政治《课标》,学习、贯彻课程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好课程、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课程的开设,教材的选择、处理、开发及教学设计要与校情、学情相适宜。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教材与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头脑中要有学生,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的用好、用活教材。
  2.2课堂教学过程,要坚持三大原则,做到三个和谐统一
  (1)要突出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原则,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是进行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三个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实际,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要与初中思品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核心问题还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在现阶段教学中,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和教育我们学生,帮助他们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们自觉肩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从而让我们的教学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例如:讲商品,强调生产者为用户着想,货真价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讲消费,强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强调绿色消费,增强环保意识;讲对外开放,强调宽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怀,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利益,承担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等等。   (2)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做到教师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普通高中政治课改的根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位学生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发展也是政治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次课改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意味可以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用新教材,对老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只要是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弱化,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要靠教师去开发。因此,一方面,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扬的群众路线,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教育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三贴近的、典型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开展各种活动,做好课堂组织动员工作等等。
  (3)坚持创新性原则,做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勇于教育创新是时代发展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课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我们的教师要改革并构建新的教学思维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使教育的观念、内容、形式、手段与知识经济时代相联系,用更丰富、更广博的知识去引导我们的学生;教师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树立师生平等、尊重个性的教育观,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自信的心理品质;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只有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思考的批判性和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位老师提出 “三不迷信,三欢迎,三允许” 的教学思想,“三不迷信”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欢迎”即欢迎上课质疑,欢迎发表对教材的不同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三允许”即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允许学生保留意见。这就是在教学中坚持创新性原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好典例。因此,我们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在课堂上解放学生被长期传统教学抑制的个性,使政治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要营造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富有创新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求得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2.3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和谐统一。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还在每个单元后设置了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综合探究活动的课题,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探究活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突破知识传授的主观认知领域,高度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有效的运用“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辅助栏目,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量,并向课外延伸,积极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来形成知识和掌握技能,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三观”,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和谐统一。例如:《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作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我们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学习活动,把教材学的劳动与就业的知识与综合探究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拓展了本单元知识,认清就业前景,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就业常识,增加了求职技巧,了解创业素质,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参与经济实践的能力。
  3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效方法
  3.1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2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最直观可行的方法。在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感受性、启发性、探究性、主动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让他们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这样,不仅使他们对知识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活学活用,还完成了对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体现了政治课的启发性、主动性和感受性。新课程在内容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这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必要时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反而需要教师展开或补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扣住了时代脉搏,体现政治课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3.3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学生发展性评价,是把学生放在动态的变化中、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的一种动态的可持续的评价方式。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总之,政治课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追求有效,是政治课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教师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在三尺讲坛上与学生一起用心品味、和谐共舞,让生命在课堂中诗意地栖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006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