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别让导学案成为自主阅读的挡箭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丽华

   如今,导学案盛行。老师们首要的事情就是开始编写导学案,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小组合作进行自学。
   前不久,笔者就一份自主阅读教学导学案作了认真的剖析,越看越觉得这不就是一张开卷试题吗?有基础题,有问答题,还有思考题。学生拿着这份导学案,运用已学知识和相关资料,开始对课文的独立学习。这样做,能“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但是能否还学生于创造,还学生于想象呢?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篇篇是上品,是佳作。里面有大自然的乐园,有生动的人生画卷,是演绎人生的舞台,是启迪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人生的生动教材。面对这么多富有美感的文章,我们教师当然会发出无限的感慨,于是提出很多问题,编写导学案,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这些导学案花费了教师不少心血,做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然而,这些问题的提出,是不是在撕碎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不是在转移学生对全篇文章精神的贯注?学生已无暇顾及展现在眼前的美丽的画面、美好的语言,一门心思去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不言而喻,没有了美感,就没有了情感,没有了想象,没有了灵感,也就没有了创造。
   难道没有导学案就不叫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了吗?现代阅读教学理念非常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自主阅读呢?
   第一,注重低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对于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主阅读有点牵强,似乎在赶着鸭子上架。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此放弃这种自主阅读方式。低年级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入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中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如果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培养好,那么到了中高年级时自主阅读将会遇到障碍。
   首先,教师应该培养低年级学生专心阅读的习惯。一、二年级学生太小,初涉阅读,不会看,不想阅,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教师要设法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调动其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一阅读习惯的形成。比如在学习课文时,可以采用“演、画、比”等方法读通、读顺课文;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主要是阅读带拼音的课外读物;每节课开头5分钟可进行古诗、三字经的诵读;每周用一节早读课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好书推介等活动。如果长期这么坚持,学生会慢慢地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眼睛。一篇课文教师范读之后可以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一册语文课本里的语文园地都安排了“我的发现”,要好好利用,要相信这些小不点儿,他们的发现将给你以惊喜。
   第二,加强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更应该“授之以渔”。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方式或表达顺序,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或策略。要让他们有读读想想的能力,有圈圈画画的能力,有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的能力。美国的阅读教学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美国的阅读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有些小学每天安排一小时让学生进“阅读作业室”进行自主阅读。在这一个小时里,教师一般安排10~15分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称为“小型课”。其他时间主要用于学生自主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美国小型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会全班学生一些可以应用于独立阅读的方法或策略。比如一年级小型课,教师出示的课文是《如果你把一块饼干给一只耗子》,但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不是解读这篇课文,而是教学生掌握阅读时如何理解不认识的词的方法,着眼于阅读策略的教学。
   第三,重视阅读感悟的交流。
   学生通过初读、朗读、默读、略读和浏览等自主阅读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思考、理解和情感熏陶。教师应该创造机会,给予时间,让他们在与文本充分对话之后,进行师与生的对话、生与生的对话。教师要学会俯下身子,静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要学会梳理他们的看法和想法,提炼问题,提升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和要点。在此,我们不妨来看看日本的阅读教学: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都有两次交流阅读感悟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初读课文以后,学生第一次阅读课文,自然会产生想法,让学生有一个倾吐感想的机会;第二次是在完成课文教学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精读全文,期间和同学老师不断交流,对课文的感悟自然会加深,自然会有更深层次的交流。
  (作者单位:岳阳市岳阳楼区广场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