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当我们把阅读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要么把阅读想的过于复杂,要么把阅读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因此一谈到阅读,老师们就讳莫如深,普遍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生连字词关都难过,更不用说阅读了,只要教好书本上的内容就万事大吉了。可我认为正因为基础不好更需要加强阅读。放低阅读的门槛从最基本的要求入手,提出:阅读内容不限感兴趣即可,阅读方式不限促思考即可的基调,使阅读不再神秘,面向普通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一探阅读奥秘的机会。
  一、在阅读中体悟其重要性
  多少人在读了一本书之后,开始他生活的新纪元。一本书,能解释我们的奇迹,又启发新的奇迹。我还听说以前的老干部们正是一手抓报纸一手拿字典走上语文学习之路的。后来证明这一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他们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能写简单的公文。与那时候相比,我们现在不管是语言环境还是自身条件都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我们更没必要限制学生进行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就针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阅读问题曾写道:“有些老师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时候,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们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的脑力劳动中遇到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就不需要阅读,这一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在教学之余我们还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内容上不要给学生限制的过窄,诗词记诵、小说名著、报刊杂志(《小说月报》、《读者》《故事会》《博览群书》《青年文摘》等等)等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就学生感兴趣的书籍进行指导,去伪存真。在兴趣这个最好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步入阅读的殿堂。英国哲人培根的一席话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他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二、在阅读中才能促进思考
  阅读是学生通过文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文本中获取意义并对文本结构进行加工的过程。再换个说法,阅读乃是学生个人与文本之间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通过阅读能获取大量的信息,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参与阅读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参加读书会、古诗词诵读小组、读书摘记等等。别管他课内课外只要在阅读,而且通过阅读能促使他去思考,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向上的变化都是值得肯定。因为阅读使一个泛不起涟漪的一潭死水似的班级,在某一天出现学生为一个话题进行咄咄逼人的争论,那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是多么激动人心、期盼已久的时刻啊!因此,拘泥于形式为阅读限制时间、地点、场合都是不可取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量就越活跃。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治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然而我们却一味阻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去阅读,因为我们怕自己和学生把过多的精力花费在指导和参与阅读上,怕一阵忙碌毫无结果,怕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成绩提不上去,因此任何形式的阅读我们都持反对态度。只顾眼前利益没能为学生的长远谋求发展,是这一观念的桎梏。学生的路子终归还是要靠他们自己走,我们就是再不放心也会有放手的那一天,迟放手还不如早放手,摸爬滚打给他们一个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时间。
  三、在阅读中培养阅读能力
  只有学生具有阅读能力,才可能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标”要求的“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才可能实现语文“课标”指出的“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必须明确只有通过阅读活动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阅读能力又包含哪些内容呢?它包含有人文方面的,也有工具方面的。偏重人文内容的有:对事物的理解和体验能力、感悟和思考能力、想像和审美能力、发现和创新能力等。偏重于工具方面的有:理解文字能力、理解词语能力、辨别文体能力、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理清文本脉络能力、以及分层次、多角度的观察能力等。当然,也包括属于方式方法领域的朗读和默读能力、精读、略读和速读能力等。阅读的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了解内容,获得印象,仅仅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就此止步是不行的,要想从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收获,还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和判断。初步的印象有时并不可靠,经过争论和琢磨,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酝酿,某一天我们再想起这本书时,不觉对它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评价。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多少有点像运动一样:你的热心、知识和敏捷都有关系。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你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和作者的想象力一道飞翔,甚至超越他的。你的经验和作者的比较起来,所得的结论可能一样也可能不同,但了解了他的观念就可以建立起你自己的观念。
  把阅读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策略,为阅读打开绿灯,让学生尽情地参与阅读,让阅读开启学生智慧的大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1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