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彩霞
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全面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各位教师应归纳总结教学方法,开创新的教育模式,成为集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决策者为一身的“完整型教师”。
一、教育环境轻松,让学生享受民主
传统教育认为课堂应是严肃的。专制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太多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的开拓、发现、创新能力下降,而语文更是一个思维想象力的学科。教师怎样在有限的课堂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老师应首先放下架子,不能限制他们发表对课文的自我理解。教师是学生的主导,而学生就是主体,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时候,一段故事,一句幽默的话语,都能让学生紧张的课堂情绪放松,这样他们更愿意想象并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并对老师产生好感,更愿意接触老师从而延伸至更愿意学习这门学科。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口语训练课堂小活动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已经自觉运用口语交际教学,而且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按理,口语交际教学本应不断发展,日臻完善。然而,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它却倍受冷落,悄无声息。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塑造未来社会人才的,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口语交际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制定了一系列的课堂活动。每堂课开始时会有学生自主发言,发言内容可以自由拟定,这种发言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更能让学生敢于发言,不再胆怯,同时发言内容是由他们自己选择,有的会讲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有的会朗诵课文,有的会给大家讲一个笑话。课堂发言,让他们不仅口语提高,表达能力更强,而且写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三、组织课外活动,在游玩中得到发展
虽然课堂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基地,但是让他们间接的从老师口里听到对事物的描述,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观察、去描述,这样的实践更能让他们开阔视野,并且不是在老师的强制下学习,而是在游玩中学以致用,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说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似乎是老生常谈,可又为何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由此它的重要性可见一般。爱读书很重要,但是会读书更重要。学生应该从小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有计划、有目标地阅读。
如教《珍珠鸟》时,导入新课后,教师动情地范读,学生立刻会被吸引。在新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反复地朗读,体会那人鸟和谐相处的场面,有的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通过朗读,学生加深了对作者的崇敬,对小鸟的喜爱之情。特别是作者最后的感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到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动物之间,都要有真诚的信任。在《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中,结尾中写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美丽景象呢?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海上日出的奇景,在想象中勾勒出那美丽的画面,并且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在想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适当进行家访,与家长同步交流
经常与家长密切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课外交流中会发现许多隐蔽的问题,也会轻而易举的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电话、手机短信可以及时联系,却无法替代教师在家访时对学生生活环境、学习条件的直观了解。让家访在如今教学课程中日益没落,不被重视。学生排斥家访,因为害怕教师告状,家长害怕家访,以为孩子犯了错误。这样的家访早该放弃,家访应是老师与老师感情的沟通,共同找到学生更进一步的方法,不能围绕着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习环境和家长家教的影响。与家长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恰好可以弥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促成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保障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