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金录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教与学的一种主要活动方式,如何有效指导、管理好小组合作学习仍是广大教师探索、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怎样使小组学习更加科学、规范、有效,进而使其成为教师们乐于接受、广泛应用的一项实用技术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策略一:要有问题意识。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小组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教师设计问题应注意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要有价值,二是要有挑战性,三是要有新奇性。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组内(班内)大胆提出问题,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解决问题。
  策略二:要有参与意识。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参与的主体。那么,怎样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有效参与呢?主要解决好这样两个问题:首先是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人人都有我要学的兴趣、欲望和好奇心,消除组内(班内)参与的死角。其次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会参与。情感参与是前提,智力参与才是目的。小组内要给每个成员创造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的机会,既体现出自主分工的一面,又体现出团结协作的一面,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在情感的助推下得到充分彰显。
  策略三:要有交流意识。交流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构建,是学生个性表现、能力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组内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一对一交流。组内成员自由组合,这种形式比较灵活;二是集体交流。组内成员按一定的次序进行,这种交流的面比较宽泛,信息比较集中。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组内成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学会认真倾听,二是要学会及时补充,三是要学会双向互动。
  策略四:要有评价意识。评价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更好地发展。对小组学习而言,可采取以下三种评价方式:一是教师评价。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激励、对比的评价方法,既注重过程,又关注结果,对小组学习情况做出整体评价。二是组与组之间的评价。三是成员与成员之间的评价。后两种都是学生自主评价行为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要尽量做到实事求是,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
  策略五:要有反思意识。反思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高小组学习效率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学生应对自己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时做出反映,认真分析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加以改进,小组管理的问题要得以强化,学生主体的问题要施以关注,使小组学习质量在反思中提升,在反思中挖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方法
  第一,加强宏观管理。宏观管理就是指教师站在全班管理者的角度,对每个学习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作必要的回应,侧重“面”的管理。在小组学习进行中,教师要全面观察每个小组及每个成员参与小组学习的情况,针对发现问题,相应做出调控,确保班级每个小组学习更加规范、有序、高效。
  第二,注重微观管理。微观管理就是指教师以主动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组中去,对小组及每个成员学习情况做好出具体的回应,侧重“点”的管理。教师在纵观小组学习情况后,走下讲台、巡视、过问、指导小组的学习活动,具体深入到较有代表性的一两个小组中去,从管理者的角度帮一帮、扶一扶,从参与者的角度认真倾听、因势利导,抓好小组学习的侧重点,进而带动每个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
  第三,突出自主管理。学生是参与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具有自主管理的责任感、荣誉感,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自主管理的氛围呢?首先,要求教师要给小组一定的自由度,小组独立能完成的尽量不指手画脚,对小组成员给予鼓励,给予信任。其次,要求小组长要与组内成员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伙伴关系,真正树立起“小管理者”的威信。
  第四,实施动态管理。研究表明,孩子对人际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为了改变这种学习生活中交往的定势,我们对小组实施动态管理,一是坚持每个学期小组重新组建一次,在组建前给班级优、中、差生重新定位,仍采用优、中、差均衡配置的方式组建。二是重新分配组内成员的角色,给每个人都当小组长的一次锻炼机会,帮助每个人实现多次当“小老师”的梦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