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052-01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江泽民同志在迎接新世纪时指出:当今世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改革、创新,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这里,我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来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质疑情境,并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不同的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必要的。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问题,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完“THE MOONLIGHT SONATA”这篇课文后,教师提问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text ?有学生大胆指责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后应该怎样使社会上的人平等。他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显然这位学生的思想是有远见的,我让学生们鼓掌表扬了他,并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流情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根据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三、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具有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可以利用想象来解决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的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比如说“find”和“look for”,初中学生在对汉语翻译时往往会有一定的疑惑,教师可利用时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语言规律。在教学中,出示几句不同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翻译,找答案,这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find”表示强调“找”的结果,而“look for”表示强调“找”的过程。
  
  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
  1.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2.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听、说、读、写形成习惯。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走进英语课堂,听英语,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从而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久以来,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味地让学生在大堆大堆的题海中“磨练”应试技巧,从而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我们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