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下“话”数学教学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文就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异创新思维的培养等几方面,应用生动具体的实例,对新课程指导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方式 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依据新课标,数学教学应当建树新的教学理念,让书本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使数学走进生活;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使学生走出书本;让凝固的数学成为活动的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一、提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可持续性学习
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对“双基”会了、懂了,但是在解题时不熟练、不准确,数学思想方法教师都讲了、强调了,学生也练习了,但是解题时想不到、用不上,只会照搬题型,遇到新的情境就束手无策。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没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及活动,把知识、方法、思想真正落实下来,造成学生思维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学生具有勇敢的精神,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求知欲、毅力等),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设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才能自然有效地形成知识的再创造,获得成果。
二、走近生活,引发学习兴趣,唤起创造意识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饶有兴趣。但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注重难点而设疑,使之有针对性;所设问题应根据分析的学情,让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于联想,使问题具有启发性。设计问题也要具体,不能空洞无物,使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时也要考虑问题的趣味性和适时性。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的质量,如果一味追求为创设而创设,那么对于课堂教学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在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意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如果数学脱离了必要的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我们认为,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入新课也是可行的。
三、利用教材和平时模拟考试题进行求异思维的培养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若联系实际,增强应用意识,激发内在兴趣,即能很好地培养创新能力。
四、提升知识结构与科学方法的系统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来进行,就要自始至终让学生处于积极创造学习的状态。教师要高度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即方法的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探究思维训练,是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进而“发现什么”的问题,通过思考、研讨、质疑、探究、发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大脑思维,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全面发挥,发展学生的综合智力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真正达到“以活动促创新能力发展”的目的。
五、注重课堂教学的“空白效应”
目前许多课堂教学仍然没有摆脱“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课堂教学上依然存在着“讲解如山”、“练习如山”、“作业如山”这“三座山”。
这三个障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弄得人人“身心疲惫”、“不堪重负”。心理学告诉我们:“满堂灌”的教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容易引起学生的“分心”现象。而留下“空白”,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到积极的休息,由听转为思。
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要掌握一个“精”字,讲其当讲,略其当略,抓住重点作点拨和提示,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少做一些现成结论。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把握一个“度”字,既要有问题的转换和应有的层次感,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逻辑思维能力。该问的要问,不该问的坚决不问,做到“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选准时间,问在教学当问处;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当处;注意对象,问在学生需要处。把课堂教学中的“空白”留得恰当,学生理解能力就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升华。
对课堂练习,要突出一个“巧”字,注重一个“活”字。练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认真筛选;形式灵活多样,静中求活,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
许多教学事例也证实,空白效应是很大的。能使学生有联想,有垂直思考与平行思考的交叉点,上下联系,左右贯通,新旧融合,用所思、所虑、所获填补思维的空白点,获取预期的效果。
建构式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把知识的“根”扎在学生自己的经验里,才能真正地实现意义上的建构。研究性学习也同样强调实践和直接经验。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就必须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与“新知”进行相互作用,获得科学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通过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从小处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必将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①浙江省数学课程标准
②罗浩源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生活中的数学》
③季月素.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数学学习环境的重建[J].数学教育学报. 2005(4)
④张维忠.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4):25-28
⑤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张思明与数学课题学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