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文秀

   数学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维形式,它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数学概念的灵活掌握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及其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因此如何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形式和方法尤为关键。
   一、引入概念时要注重直观形式
   由于数学概念是揭露事物本质属性和一般规律的,因此其表述一般都比较生涩难懂。教师在引入数学概念时,一定不能简单笼统地照本宣科,而是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直观的教学形式,例如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观方法,以及动手操作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从丰富的“表象”上升到一般的数学“本质”,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接下来的理解。如教圆柱体时,可以先出示几个物体,有全无敌蚊香(圆柱体),薯片盒(有棱角的),小腰鼓,实验室用的烧瓶,可爱多蛋筒,让学生充分观察,辨别哪个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再让学生说说圆柱的特征:圆柱上下是一样粗的;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形;圆柱有一个面是弯曲的。最后给出底面、侧面、高的定义。
   二、在教学概念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
   在引入一个数学概念后,就需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地理解。如果一个概念不能及时有效地攻克,就会影响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也会影响到新概念的引入。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置身于现实背景中去理解
   由于数量概念是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运用大量的学生生活中的案例,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观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概念的表述。如在教学百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百分数,如:小华投球的命中率;六(1)班学生的近视率;衣服上的标签含棉量;牛奶里含脂肪的量等等,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知识阅历的基础上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清晰、准确。
   2.建构需经历多次反复
   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于实践,因此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数学概念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去进一步掌握概念,为了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这一过程就需要经过不断抽象,具体的多次反复。比如在教学正比例概念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表格:
   让学生观察、交流初步感知先建构正比例的概念,即路程(正方形)和时间(周长)是两个相关联的量,时间(边长)变化,路程(周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再通过一组辨析,刚才的表格②与表格④成不成正比例?为什么?
   如果将表格①里的数据变一下,现在路程与时间还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让学生对正比例的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
   最后再引导学生,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k(一定)完整、准确地揭示正比例的概念。
   3.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别概念的异同
   数学概念具有发展性,因此有些概念虽然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又有区别,对于这样容易混淆的概念,我们就需要用比较的方法来对比辨析,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如教完比例以后,为了防止和比的概念混淆,可以让学生比较它们的意义、组成和性质,从而认识它们的差异。再比如,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有的学生容易混淆,可以从它们不同点即正比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所对应的比的比值一定,而反比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所对应的比的成绩一定,加以区分。
   三、在巩固概念时,注重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练习和运用
   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数学概念后,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来巩固。例如讲了分数的概念,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学习了面积的概念,可以组织学生到教室外实际测量一平方米、一公顷的大小。
   总之,不管是引入阶段,理解阶段,还是巩固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都不能截然分开。引入后要紧接着理解,理解后要及时巩固,巩固中又要不断加深理解,让学生完全掌握概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