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中的“作用题”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家梅
现代文阅读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进行现代文阅读复习时老师和学生却都很难掌握。不管考试范围多广,我们依然可以把握常考的题型:作用题、信息的筛选与整合题、技巧赏析题、重要句子或词语的理解题、探究题。笔者仅从现代文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作用题”角度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说主题、理思路、问作用
考题考核的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赏析能力,因而必须明白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表达的中心以及作者是怎样安排内容凸显主旨的。然后问:某一节内容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分析文章,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阅读习惯。
二、探讨、总结、验证方法
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教师指导这类题型的一般的答题方法:小、中、大。并在做题的过程中验证。“小”即出题人问的这部分或这一节本身讲了什么内容;“中”即它与上下文有无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实践证明,与上文不一定有关系,但与下文大多会发生关系。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上下文”并非狭义上的上一节内容或下一节内容,而可能是上一节或上几节,下一节或下几节,主要从意思上去判断。“大”即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无较近的关系,如有,也应该答出来。掌握了方法之后一定要在做题中实践,在做题中真正理解。
三、转换角色,自己出题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后,给出一篇文章,让他们自己出题,并自己思考出答案。教师在批改的基础上去肯定或弥补一些缺陷。以此巩固学生已有的基础,加深其对文章的理解。以萧乾的《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为例:
学生设计问题:
第一节:
・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节写“我害怕死及看到死人”,有何作用?
学生答案1:通过写作者害怕看见死人,但看见孙中山、鲁迅等遗体却不害怕,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对伟人的敬重和敬慕之情。
学生答案2:①“小”:写“我”害怕死及看到死人,②“中”:与下文“我”对于鲁迅等遗体不畏惧形成对比,③“大”:表达了对伟人的敬意及伟人的人格力量对人们的影响。
感悟:1.分析中理解对比和欲扬先抑两者的差别;2.问1与问2之间的差异,问1需要答出本身的意思,问2则不需要。
第二节:
・请分析第二节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小”:写自己看到鲁迅等伟人并不害怕;②“中”:与第一节害怕死及看到死人形成对比;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为下文进一步叙事作铺垫;③“大”:突出对伟人的敬意及伟人的人格力量对人们的影响。
感悟:1.只要是中间某一段落的作用题,学生就会答“承上启下”这样的术语,在这儿的“上下文关系”则是:与上文形成对比,为下文的开展作铺垫。2.“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也应是答案的得分点,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可以有这样的答案。
第四节: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突出描写吊唁中那个微跛的孩子有何作用?
・文中第四节写一个刚刚放学的孩子连向鲁迅遗体鞠了七个躬,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①运用细节描写写微跛孩子对鲁迅连鞠七个躬,表现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意。
②引出下文“我”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的所见所感。
③突出伟人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影响,照应标题中“朦胧的敬意”。
感悟:题目的问法稍有差异,问了的答案第一点则无须有。因而学生仔细审题非常重要。
第六节:
・本篇文章是“悼念鲁迅先生”,可是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幼时瞻仰孙中山的遗体?
・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回忆十多年前对孙中山先生遗体的瞻仰,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008江西高考原题: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高考题答案:衬托。①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②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跛脚小孩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学生问题答案: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跛脚小孩对鲁迅先生的敬慕。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伟大的人格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
感悟:1.“小”本身的意思在这儿不用答出,问题中已包含。2.注意学生问题与高考题目之间的差异。3.理解“衬托”手法,区别正衬与反衬、反衬与对比。
第十一节或最后两节:
・请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总结全文,揭示中心,体现伟大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力量。照应标题中“朦胧的敬意”。
感悟:1.在这儿“小”和“大”合二为一。2.照应标题中“朦胧的敬意”。结尾的文字要考虑与标题的关系、与开头文字的关系、与上文的关系、与中心的关系。
四、归纳总结,寻求感悟
把学生近阶段做过的题目拿出来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通过比较会发现,答题思路大致相同,但答案却会有变化,“小、中、大”什么时候要全答,什么时候只答其中一点或两点;上下文的关系也并非仅是承上启下、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简单的术语,它还可能是衬托、对比或反衬、欲扬先抑、由虚到实……因为内容位置的不同,答案也会有所变化,必须要考虑全面。所有的这些不同既和文章的布局谋篇不同有关,还和题目的问法不同有关。
实践证明,读懂文章是做好习题的关键,只有读懂文章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答题。明白主旨思路后再答题,学生不仅在分数上受益,而且也有了做题的信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2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