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在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而有效备考?下面,结合人民版必修一《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的复习,浅谈几点实践认识。
一、优设教学目标,指引学生明确能力要求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其可以从简单的、形式上的目标转变为具体的、可操作并可检测的目标,使目标的指向针对学生通过学习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结合本课的课程标准与考纲要求以及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为: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古希腊独特的自然条件,说明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有利因素。在概括雅典三位执政官民主改革措施、特点等重要史实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探讨古代中西文明的不同之处,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传统的三维目标相比,本课的教学目标不笼统、不分割,而是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为一体的综合体现。其更为详细具体、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能满足学生对多元能力发展的需求并贯彻落实。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教师若在每节课开课前找准此课教学内容的切入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就能为整节课顺畅开展铺好情感基调,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核心素养的培養以及提升便有了依托。组织本课复习教学时,课堂导入是利用多媒体平台,伴以音乐展示了雅典卫城建筑、奥运会、雕塑作品、科学家、哲学家、文献著作等图片。设置相应情境,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跟随教师主导下的方向,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历史,为顺利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作好铺垫。
三、坚持史料导学,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史料导学指通过史料创设特定的历史情景,并设置有效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形成历史证据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史料信息的提取、归纳、比较、分析、综合等处理,得出历史结论,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史料导学法是日常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复习教学中更要坚持利用,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论从史出的能力,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本课复习中,为了让学生明晰雅典民主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我将2010·上海单科·32与2013课标全国Ⅱ·32真题加以整合,生成思考材料:
案例一: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不敬神和教坏青年的罪名,多数票判其死刑。
案例二: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问题:雅典司法制度中体现了什么原则?通过两则案例,你对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何认识?
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解读材料信息,获知雅典司法审判的流程,最终是陪审团投票确定当事人是否有罪,推导出民主原则贯穿了雅典的司法过程。综合两则案例,结合所学内容,学生分析得出:1、投票决策方式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积极影响。2、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3、原始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造就社会不公。
史料导学利于学生设身处地、尽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历史事件加以理解和感悟。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活跃,核心素养在思考表述中提升。
四、利用课堂小结,强化学生逻辑表述能力
高中历史学科要求学生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尤为重要。学生学习一节知识后,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提炼、总结,可以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纳入到本人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理顺知识脉络、明晰纵横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逻辑思维,提升语言表述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在学生操作练习中提升。学生在小结本课时,围绕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阶段、特点、评价等方面展开,思路清晰,史论结合,表述畅顺。
责任编辑 李少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6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