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高中语文自主阅读体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 凯

  摘要:自主阅读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语文老师要研究如何构建高中语文自主阅读的科学体系,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自主阅读 对话阅读 合作探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就是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自主地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自主阅读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阅读、一种高品质的阅读。自主阅读的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因此,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如何构建高中语文自主阅读的科学体系。
  
  一、倡导老师科学指导下的自主阅读,提升自主学习的品质
  
  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基本意义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自主性是自主阅读的基本品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阅读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依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自主阅读教学的首要理念就是突出以人为本,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习的主人”――“学生”这个中心主体来运转。教学中要变课堂为读堂,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可见,语文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在新课标理念的审视下,阅读主要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因而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并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合作、交流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观点,要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可以说自主阅读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相互融合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学生更容易深刻地全面地理解文本。
  那么,这种自主阅读要不要老师的指导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阅读必须有老师的指导。如果一味地放任学生阅读,由于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及理解程度上的差距,学生很难从本质上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而有了教师的科学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宏观的、策略性的),学生会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理解文本。
  例如,《听听那冷雨》一文,作者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行文时空交错,句式多变,语言极富表现力。可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虽都能感觉文章写得好,但由于文章跳跃性大,且很多地方写得委婉太隐晦而无法真正读懂,如果没有老师适当地指导,学生实质无从把握文本,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指点了。我学习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自主阅读的前提),再让学生自主思考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最后在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一条主线,即余光中先生是借雨声雨景,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思念与敬仰之情。学生在围绕这条主线阅读后,也就很快明白了作者是身逢家国之变,表达了浓厚的家国之思。有一位学生在深入阅读后谈了自己独到的体会:“文章的文字很美,但更美的是文字背后的浓烈纯真的情感,虽然这种情感被表面的雨声、雨景包裹起来,但洗尽铅华,最终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家始终如一的故国之思。”可以说这种老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从多方面让学生理解了余光中先生恒久绵长的对家国思念之情。
  而且在读懂了文章的主旨后,学生对本文十分华丽的文字,错落有致的长短句,富于音乐色彩的比喻,音韵和谐的叠词,纷纷种种的技艺与特色,都很快理解与掌握了。
  可见,自主阅读就是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文本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二、倡导合作,注重自主学习的参与性
  
  自主学习需要一个较好的整体环境,因为在一个优化的群体中,人们相互影响,相互感染,会从积极的、正面的角度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我们倡导合作,让所有学生全员参与。
  在学习《长亭送别》一文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别去找各个不同时代的送别类的诗文。同学们都很积极,有的利用网络,有的跑图书馆,从《诗经》、汉乐府、唐宋诗词、明清散文一直到近现代诗文,等等,最后合在一起竟然有百余篇。后来一位文笔较好的同学还据此写了一篇很有深情的散文《自古送别情依依》。
  可以说这种分组讨论的自主式学习,让每一位同学都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当然,这种合作,不能只搞形式,要加强学生之间实质性的讨论学习。
  
  三、倡导探究,加深自主阅读的深刻性
  
  自主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深入探究,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探究式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学习《高祖本纪》一文时,我让学生思考刘邦与项羽的各自性格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再深入探究,深刻挖掘人物性格深处的东西。结果同学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究,提出了很多独特的看法。其中就有一位同学说,“项羽是一位本色英雄,而刘邦是一位性格英雄”,可以说这种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再如,李叔同的《送别》一文,我们让学生思考李叔同到底是用这首诗送别谁,就有学生回答说,这首“送别”不仅是送别家人、亲友,更是对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送别。这种观点只有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才会产生。
  总之,自主阅读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是其自我学习品质的体现。自主阅读就是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去“要求”学习,从而更加主动地发挥其学习潜力。自主阅读会让学生越来越喜爱语文学习,因为在自主阅读之中,学生会不断享受到语文学习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
  自主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内在学习语文动力的重要策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2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