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的现状及成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闫瑞

  【摘要】本文对当前自主阅读的现状进行了回顾:流于形式、极左极右、学生阅读状态“缺乏责任感”,接着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自主阅读;现状;对策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服务。自主阅读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方式。新课改以来,自主阅读的新理念犹如一颗“革故鼎新”的种子渐驻人心,并在人文教育的春风吹拂下孕育吐苗逐渐成长,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新气象。然而,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如同“漂亮的泡影”暴露在我们的面前。分析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探求其中的原因,寻找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策略,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自主阅读流于形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今,虽然新课改开展得轰轰烈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但是,如果深入到语文课堂第一线,你会觉得许多的“自主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一)表现在公开课上。公开课前,教师精心准备,并将在课上讨论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学生为了配合教师把课上好,课文不知读了多少遍,问题不知思考了多少遍。公开课上,教师变着法儿追求阅读教学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心不在焉地点头赞许夸奖,学生热热闹闹地无聊回答,左顾右盼地等待教师的叫停,这样的自主阅读变了味,成了作秀的表演平台。
  (二)表现在平常课堂上。在平常的教学中,有的班级、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再加上课堂上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刚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就匆匆收场,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就肤浅,学生所进行的自主阅读,仅仅是了解了课文内容,而对语文方法探究、文本内涵的理解却涉及甚少。长此以往,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懒得去动脑动手,反正待会儿老师还要告诉准确答案呢!这样的自主阅读完全成了一个供人观赏的花瓶――中看不中用。
  二、“度”的把握时左时右
  (一)极右。主要表现在:对待学习主体“虚假的尊重”。许多教师总是站在成人的高度,怀疑学生的能力,惟恐放的太多,学生会出乱。课堂上,学生的话语权、自主阅读的权利无形地被剥夺,即使学生想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只要和教师的答案不符,教师就会千方百计地加以引导,直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正道”上来。教师享有话语霸权,长此以往,学生只有言听计从,丧失了自主阅读权,思维受到了禁锢。
  (二)极左。主要表现为:教师引导出现偏差。“课标”赋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力,自从教师摆脱“教教材”的被动束缚而获得“用教材”的主导权力之后,一股贬低教材、蔑视教材的风气正日益蔓延。许多教师在谈论到“用教材”的时候,经常数落教材的问题,感叹教材的粗俗。不少的人把叶圣陶老前辈说过的“文本无非就是个例子”的说法,发展为如今的“教材也无非是个例子集”,于是便出现了诸多“正餐不食吃零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噱头。
  一次,本人参加某二年级教师教学《动手做做看》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抓住主人公伊琳娜从“生气”到后来“兴奋”的心情变化,让学生围绕“伊琳娜为什么一开始‘生气’了,后来又‘兴奋’了呢”这个问题开展自主阅读,继而进行讨论,学生对生气的原因众说纷纭,相当一部分学生说是因为金鱼放到水里水漫出来了,和朗志万科学家说的不一样。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看到水漫出来的时候,伊琳娜会觉得怎么样?”学生说很稀奇。然后教师就“哎呀,和朗志万叔叔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这一句,让学生围绕着“稀奇的语气该怎么读”展开讨论,并让学生去自主练习,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认真,练得很投入,稀奇的语气读了近半节课。实际上,本课的重点应落足于让学生领悟凡事不能轻信盲从,要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才能获取真知。显然,教师对教材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而只注重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追求,以至于阅读教学的关注点出现了偏差,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跑”还浑然不觉,这样就出现了耗时低效的课堂教学噱头。
  三、学生阅读状态“缺乏责任感”
  由于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种种影响,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责任感”,表现为:①“懒”。过重的学业负担,索然无味的教育方法,过度呵护的关爱,导致一部分学生养成了懒惰、厌学的不良习惯;②“赖”。严重依赖家长教师,习惯于听命而不是自主。③学而不思。迷信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多种形式读来读去,却缺乏深入的思考与交流,感受、体验、理解都浮在面上,个性化的解读难以闪现其光芒。④思而不学。学生尚未好好解读文本,就忙于各种交流,离开了文本的解读去空谈、泛谈,所谓的“自我体验”、“独特体验”变得不着边际,甚至漏洞百出。
  总之,造成自主阅读现状的成因是复杂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就一定能走出自主阅读的误区,将自主阅读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金凤:《学生文本解读低效探因及改变策略》
  [2]王道俊、郭文安著:《关于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思考》
  [3]李志宏、郭元祥著:《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黄墩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