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科学复习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很喜欢,或者是不想去面对。究其原因,作为教师,复习课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这些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更高的组织能力和综合能力。而作为学生,复习课的知识本身已经很难能再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如果我们教师还是象“炒冷饭”一样简单的把知识罗列一遍,或者进行枯燥的、机械的题海战,可以想象学生会是什么反应,复习课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复习课呢?我特意关注几位优秀教师在教学载体的选用上的独到之处:在复习语言的组织、生活化情境的设计、知识结构的构建和知识应用为载体的设计确实有别于新课传授,选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载体,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落实知识上,可以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获得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一、复习语言是师生沟通和内化知识的载体
1、沟通从心开始,发挥语言的魅力,抓住学生的心
言为心声,言如其人,言与心,与思想互为表里。在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很多优秀教师的师生互动活跃和课堂气氛极其融洽。比如,其中有一位教师的引课:“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庙的边上有颗树(停顿),学生觉得拿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忽悠我们吗?谁不知道呢?可是老师话锋一转,小和尚很爱思考今天有个问题....”自始至终,围绕着小和尚不断产生新问题展开教学,并且运用幽默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评价,真正抓住了学生的心,丝毫没有借班上课的陌生感。当然,复习语言除了言语方面,还包括非言语语言(如肢体语言)以及语调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非言语语言和语调方面所起到的效果远远的高于言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非言语语言及语调所包含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更形象生动。因此,只有从心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抓住学生的心才能使师生的沟通畅通无阻。
2、复习语言的科学性是知识内化的前提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经历:言传¬-意会-内化-外显的过程。对于复习课的内容,重点主要是意会-内化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复习语言跟新课传授有很大的区别,除了应具备准确性、完整性和严谨性外,复习语言更应体现出学生和知识点的主体性,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教师是“裁判”和“教练”的角色。点评学生和串连知识点更为重要。例如,在这次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有一些教师虽然采用问题串模式组织复习,但问题太多(多的达到17个)、太细,而且很多是无效问题,这样导致自己说的很多,自然学生听的也很多,而思考的时间却很少了,使学生很难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形成知识体系。在师生互动中,我们有时在抛砖引玉之后,停顿片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使知识内化,能起到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为,等待是一种期望、一种鼓励。课堂上,需要我们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自主探究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问题的深思和熟虑,多一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1]。
二、生活化的情境是知识外显的载体
在复习课中我们要想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复习热情,只有让科学回归生活,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外显,强化和巩固已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
例如:在复习《杠杆平衡条件》时,有位教师并不是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来巩固和强化,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大家知道菜场上小贩用的杆秤吗?他们是怎样通过一些非法手段来达到短斤少两目的?如果是你被斩了,你是否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科学方法呢?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议论纷纷,但就是不知其所以然,一下子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然后,以杆秤为载体,以问题串为主线进行复习,杠杆的五要素在哪里?杆秤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杆秤是怎么工作的?....又如,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节后,提出:怎样可以使衣服晒干的快点呢?带动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内化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进一步外显。这些生活化的情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科学回归生活,体现学习科学的价值观。因此,生活化情境的构建是知识外显的重要途径。
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调动学习的兴趣, 只有兴趣才能激发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而乐此不疲。也只有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了, 才能产生学习的愿望, 产生乐于学习的积极因素。复习课基本内容学生都已掌握, 就更应该积极寻求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兴趣点就在于它的探索性和开放性。[3]这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源动力。
三、构建知识网络是知识升华的载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知识的建构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建构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结构中去,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革和重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作为一节好的复习课是最能体现这一理论的精髓的,复习课的知识点往往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复习的要求应该是“温故而知新”,也即领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达到认知上的一种飞跃,因此,如何才能教给学生构建科学知识网络的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体系,这也是复习课中的一个普遍容易忽视的问题。
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梳理教过的内容,提取主干知识。然后,分析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弄清各个基本概念和规律在一个整体中是以何种方式结合起来的,及在知识体系中占据什么地位,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呈现出来,水到渠成的形成知识体系。比如,在复习《力与运动》课题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为载体,引导学生讨论力与运动之间的逻辑关系,逐步建立起相关的知识网络。这样,可使力学知识不再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头脑中,而是以一定的结构方式和逻辑体系储存着, 从而使知识更加有序,也更容易向应用和学习新知识中迁移,创新能力自然得到了发展。
其实,“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复习效果的提高关键在于找到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各种“载体”,让载体承载知识、融合方法,成为使科学知识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载体。而教师寻找设计的各种载体则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知识,归一于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的复习教学才能使学生摆脱“题海战”的苦恼与“炒冷饭”的乏味,真正实现“科学”复习课的轻负和高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