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协作探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丹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如何实施好新《标准》,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提高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位生物学科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小组协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中最能够实现《标准》要求的一种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套新的“小组协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流程”,基本程序如下:
  反馈测验→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独立学习、自我质疑→小组协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随机抽查、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各组交流评价→教师小结、评价、布置作业。
  1.反馈测验:通过幻灯片呈现关于上节课知识点的测试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将答案写在预先备好的生物作业本上,教师随机收取每组某一编号学生的测试答案,课后评阅。
  2.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资料、故事短片或幻灯片呈现图片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本节的主题。
  3.学生独立学习、自我质疑:学生独立阅读本课内容,找出每个小标题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进行标识或作读书笔记。
  4.小组协作探究解决问题:每个合作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协作探究式学习。先由组员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员将问题记录编号,然后依次解决。由于组内学习有困难的成员提出的问题可能较简单,这样的问题可以由组内的其他学生帮助其解决,需要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的问题则要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共同解决,组长要注意分配好任务,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组织小组内的协作探究,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施试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但是步骤3有时变成“收集并分析资料”。在小组协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同时适当提醒各小组注意控制活动的进度,并随时准备回答学生探究活动进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间,教师还应特别留意想要抽查的小组活动情况。教师在留意观察要抽查小组活动情况的同时,一定要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教师评价量规表中(表1)。
  
  
  5.教师随机抽查、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由于小组太多,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探究成果,所以教师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每节课抽查两个小组。被抽查的小组要通过幻灯片向全班展示小组协作探究学习过程的记录单,包括讨论互助解决的问题和通过探究形成的探究报告,并由发言人进行简单说明,补充者可以适当补充,如本组探究中遇到问题也可当众提出。记录单和探究报告如下表(表2和表3)。
  
  6.各组交流评价:被抽查的小组展示结束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也可以提出质疑,对于展示组提出的问题,其他小组如能解答可以解答。交流结束后,教师指定两个小组根据学生评价量规表对其进行评价,组间评价结束后,未被抽查的小组要进行自评。量规表如下(表4)。
  
  7.教师小结、评价、布置作业:教师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小结,集中讲解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当众解答。然后依据教师评价量规表对被抽查的小组进行评价,要尽量给予激励性的语言。最后,布置作业。
  经过实践证明,学生在生物课学习兴趣,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协作,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和实践中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东西多,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落实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