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在初中生物重难点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内容。难点的突破一直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并以其针对性强、反馈技术好、时间短、规模小、可重复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以微课的形式进行重难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保证课程标准更高质量的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微课可以创设和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为学生将来在信息日益丰富的社会中的生存、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通过部分实际案例,重点研究了微课在初中生物重难点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微课构建相关的高效教学活动,促进和优化初中生物教学。
  关键词:微课 重难点 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也走进了课堂。它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教学的压力,进而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这使他们渴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解决自己的疑问。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甚至厌烦学习。所以,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实施趣味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情,利用集声音、图片、文字等于一体的微课进行教学,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习产生求知欲望,进而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中,要让学生理解“相对性状”这一概念,可以利用微课直观、形象的特点,课前收集一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有关相对性状的照片,如单眼皮和双眼皮、直发和卷发、皮肤白皙和皮肤黝黑、有耳垂和无耳垂等,配上声音、字幕等制作成微课,让学生直观认识到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对重要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培養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等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教师在课堂上不愿做实验的现象却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部分实验需要做一系列、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仅仅依靠课堂是无法完成的。(2)部分生物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观察到现象,而课堂的时间有限,难以在课堂上得出结论,获取知识,这就失去了做实验的意义。如:“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在实验一周左右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此时学生早已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通过实验发现知识。(3)生物实验操作十分注重细节,部分学生操作能力较低,容易在实验中出现失误,难以按时完成实验,课堂效率低。如“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往往在细微操作上出错,需要教师多次的反复指导才能完成。
  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进行实验教学,就能较好地解决上述实验教学中的问题,顺利开展教学,提高实验课堂的效率。如,前面提到的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师让兴趣小组提前进行实验,并将操作过程录制成微课,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的了解实验过程,再展示兴趣小组的实验成果供大家观察,这样就能很好的解决实验现象的延时带来的遗憾。再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往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课本的几张图片介绍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的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通过微课进行演示,可以正确地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指出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在观看微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课前自主完成暗处理、选叶遮光等部分实验,更透彻地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控制变量、形成对照的关键操作,并对实验有更深地理解。同时,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使教学内容直观,明了
  中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生物这样的科学并不太了解,甚至对很多生物知识理解不到位。而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科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且知识间的联系比较紧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中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以微课还原知识原理,积极引导学生感知生物,了解生物的奥秘,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一节中,对于没养过家蚕的学生来说,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这部分内容就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只是纯粹通过口头进行介绍,学生并不能有效的理解和掌握。这时,如果我们能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关的图片,配上语言介绍和字幕,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播放,就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观察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使这部分内容更加直观,明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微课这一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生物教学,能为课堂注入新活力,带动了课堂学习整体的氛围;同时让学生直观感知教学的重难点,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实时关注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巧设计微课,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欣.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7):88.
  [2]黄莲花.基于微课的初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6(04):217.
  [3]陈晓云.高中化学课堂应用微课解决疑难点的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2):91-92.
  [4]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