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理教学中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宇欣

  近十年来,吉林省的高考模式始终是“小综合”。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普遍采用文理分科的教学办法。文科教学中,地理是最大的难点之一,尤其是高一上半学年地理必修1的学习是难中之难。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难关,笔者一直在努力探索途径。若干实践,再次印证问题的关键就是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间的互化。那么,到底如何解决这两种思维的互化呢?
  为此,笔者也查阅了一些心理学的相关资料。在发展心理学中,对人的毕生发展有阶段性的划分,通常分为产前期、婴幼儿期、儿童早期、儿童后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我们的高中生即属于青年期(12~22岁),这个阶段认识的发展恰恰是从“有逻辑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所以,学生面对自然地理的学习,比如黄赤交加的理解、时区和区时的问题、等值线的判读等等,在此所遇到的困境是正常的,也恰恰是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那么,此时教师的作用就不再单纯是将知识梳理清楚、表达准确的教给学生,而是要找到一个载体,找到一个实实在在让学生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物质载体,给“高高在上”的理论一个梯台,让它走下来,摆上去,被物质实体支撑着展现在那里。这样,抽象的理论就有了血肉的身躯。让学生们看到了、触碰到了,便能理解到:“原来道理就是像这样的。”
  我要找到的是极简单的物质载体、直白的,在手边、在生活中就可信手拈来的东西。在摸索中,有些具体的尝试,能更清楚地表达我的意思。
  比如,在时区划分的讲解中,我带学生用一张纸,模拟一个极投影,然后在之上做时区的划分。具体操作如下:①把一张正方形的白纸沿对角线折叠一次,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②沿三角形中位线对折一次。③再重复一次。④在两锐角顶点中,以纸张不分散的顶点为顶点,进一步等折成三层,压实。⑤将参差的另一边撕齐。⑥将纸展开,即得到一个24等分的圆,每份弧恰好为15°。就此,将圆心确定为北(南)极点,每一部分刚好相当于一个时区的跨度。在之中任选其一,画一条中央经线,定位0°经线,按时区的划分方法,把24个时区的边界经线和中央经线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在纸上,并标注经度值。当学生完成了这一操作,对时区的划分和规律的总结便在画和算中迎刃而解。
  这种方法,我曾在四个教学班中做过分组实验,证实其效果要优于单纯的讲解。
  还有一例,在等值线的讲解中,以等高线为例,我带领学生又做了一次实物尝试。我事先让学生准备如下物品:冲洗干净的、尽量大的马铃薯一个,小刀一把,竹签一支,白纸一张,笔一支。课程中的操作如下:①将马铃薯沿最大剖面用小刀切开,拿出其中一半待用。②把待用的马铃薯剖面以外的部分削出一个缓面、一个陡面。③把马铃薯最大剖面朝下,按于桌面上,找到其最高点,用笔画出标记,在标点到剖面间任选两位置分别削出一棱和一个凹槽。④将削好的马铃薯沿平行于最大剖面的方向分割成大约五片,暂不分离,按原状重叠放置。⑤用竹签沿点画出的最高点将分割好的马铃薯像串糖葫芦一样穿透。⑥将串好的马铃薯最大剖面朝下按于白纸上,用笔描画出其边缘。⑦将最大的切片从竹签上拔下,之后竹签仍扎在纸上原来的位置,并保证马铃薯的方向与前次完全相同,将次大的切片移到最下端,贴于纸上,用笔描画其边缘。⑧反复前一操作,直至所有切片都被描画完毕。至此,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就描画出来了。并且能在图中反映出“同线等高,密陡疏缓,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所有特点。
  这一实物操作,我也在四个班中做过分组实验,实物操作组比理论讲解组的学习效果优出很多。
  相信通过如上两例,能够充分地表达我所寻找的“物质载体”的含意。并且,也证明了这种方式在教学中的作用。到此,我是不是能说在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之间找到了一条道路呢?当然,这些尝试尚不够成熟,更主要的是还不能形成完整的、具有普遍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但笔者坚信这类方法的作用,并愿意进一步探索,也希望跟更多的同仁分享和讨论。同时,如果这类方法能够契合新课改的理念,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中获得一定收益,那将是比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本身更让人欣喜的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6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