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解答文学类文本探究题的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命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已经日趋成熟,成为新课标实施后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对考生个性化阅读的尊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两者考查的要点各有侧重。“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考查方向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下面结合近两年的高考题,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指导,以期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考试大纲提出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实质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一般要求考生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个方面来探究,通常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理解内容
紧扣文本中的某一个内容进行探究,答案指向相对明确,考生可根据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提炼相关要点作答。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文学作品阅读《审丑》中的第22题:
“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既然是从内容的角度,就要养成紧扣文本的良好习惯,绝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所谓的“探究”。
《审丑》一文,主要人物有曾老头、赵无定、小臭子等,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曾老头为了自己的孙子小臭子能过上体面生活,尽管因为年龄原因,身体已经很丑了,可仍在当人体模特……竭尽自己的所有力量帮助孙子。可孙子并不孝顺,一锅饺子宁可煮成菜,也不给曾老头吃。但曾老头没有丝毫的抱怨,还对邻居说孙子很孝顺他。
在此基础上,考生可从小臭子、曾老头、“我”等各个层面进行挖掘。
参考答案:①标题一语双关(或者“反讽”);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者“风格”“流派”“理论”等),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④小臭子不孝(或者“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另外,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
2. 分析技巧
要求考生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出发,就文章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探究。例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文学作品《“这是你的战争”》第14题: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那么,如何分析技巧呢?
首先,要读懂文本。《“这是你的战争”》一文,叙写了在国难当头的时刻,老师和学生对这件事情的态度。重点写了孟弗之先生对应征学生的欣赏、爱护、支持、赞扬,并且由衷地高兴,也写了蒋姓学生、澹台玮两个人的不同形象。蒋姓学生本在应征之列,却为了个人的创作计划不去应征,与不在应征之列,但放弃开拓新学科且主动应征的澹台玮,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自私,一个无私;一个胆小,一个勇敢;一个忧己,一个忧国。
其次,要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五个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衬托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结合文本,逐一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雪”:一是自然界的雪;二是象征笼罩着的越来越近的外敌入侵的战火;三是象征应征入伍当翻译的消息;四是象征师生之间的亲疏关系。
“雪”与“腊梅林”:象征青年们志愿献身,保卫祖国的纯洁无瑕、迎难而上的爱国情。
“雪”由大到停,到消融的变化过程,喻示着人物关系的和缓,更喻示着救国有望的情结。
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指的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一般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
首先,要了解一些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民族心理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受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和美德,如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如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反哺报恩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秉公尽责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归纳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热爱自然,追求光明;④热爱和平,主张统一;⑤中庸,稳重;⑥易知足。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个人理想的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
上述内容自然没有定论,适当知道一些,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其次,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善于顺藤摸瓜,由此及彼。即通过文学类作品的“这一个”,见出“那一类”“那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往往是由小见大,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折射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
常见的切入角度有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如2010年安徽卷第14题: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从人物形象入手。作者在文中分别写了罗永才、王麻子和没有姓名的山民三个人,明显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作者对下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他们的生活看似痛苦、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从环境氛围入手。作者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景象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让他有所启发。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达观看待,乐观面对。
从语言角度入手。本文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而这份淡定从容,恰好影响了罗永才的心态,堪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又如2011年湖南卷第18题:
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
文章重点谈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飞是不容易见着的;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飞不起来了;是人没有不想飞的;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徐志摩通过本文,抒发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人要志存高远,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不懈地进行追求等等。这显然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当然,考生也要紧密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不能撇开文本,信马由缰。
参考答案: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指的是对文本的特有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题型,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它是文本理解式探究的变体,不过相对于文本研讨来说,考生有一定的自由进行拓展,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度”。
首先,要联系生活,结合自我,深“入”慎“出”。开放度最大的探究题就是个性解读类的试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以“事例+观点”的形式出现,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你认为……请结合文本说明”等。事例一般有两种要求形式:一是生活实际事例;二是一般事例。
这种题目最大的特点是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这类试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考生调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备。因此,考生要头脑清醒,既要运用阅读所得,同时,要调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答案”。
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生既要入乎文内――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又要出乎文外――运用阅读所得和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备,根据题目要求,冷静而准确地解答探究性阅读题,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失误。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见解必须要有时代性,符合民族心理,具有人文精神。见解千万不能消沉颓废,更不能是反动的见解。
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第11题:
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本题的参考答案设置了两种不同倾向的观点,旨在启发考生能多角度思考文本的内容,实现个性化的解读。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后,考生还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全文,展开具体的论述。两种观点没有高下、对错之分,考生只要能提出明确的观点或见解,并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如果从台湾和大陆是同根的角度分析,就要围绕“血脉”“血缘”“血性”等角度展开,结合文本分析“血浓于水”的主题;如果从“血型”的角度展开也可以,因为小说毕竟是围绕着“血型”来描写的,但落脚点也要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主题联系起来。
参考答案: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 ;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
(作者系甘肃省张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6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