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站在地球的尾巴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 苗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读着这些古代诗人歌咏美丽家园的诗,总使我的心飞向那遥远的唐宋时代,想象着无处不飞花的春城:一条清得发绿的小河,一望无际的田野,连绵起伏的群山,依稀可见的园柳,鹅卵石砌成的羊肠小道……脑海里时常浮现出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②
  但回到现实生活中的21世纪,诗中描绘的春城飞花如细雨的仙境般的美景,早已不复存在了③。我也只能在幻想之中,或者在画家的笔下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春城飞尘如细雨,汽车烟雾喷灰烟,废液污水染绿水④……从前那蓝水晶般的天空沙尘笼罩。过去,那红掌拨清波也变了,变黑了,变老了。鹅,哭了;鸭,哭了;鱼儿们也哭了,到处搬家却无处可搬,无家可归。可有谁能听懂它们的哭泣,谁能理解它们的心情呢?⑤
  它们也生活在地球村里,它们也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它们也应该和人一样,享有快乐生存的权利。
  好了,不必为生物叫屈,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也不必借用古贤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⑥,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不堪,面目全非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四种颜色――黄、绿、白、青,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唐诗宋词元曲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天”――无尘、无垢、无形、无色、无污、无秽。
  我喜欢老舍先生写的《济南的冬天》,“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都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蓝水晶……”那戴了雪帽的小山,那清得发绿的小溪,那绿得可爱的水藻,那蓝得空灵的天……无一不使我神往。其实,我更喜欢他写的《济南的秋天》。他将我梦想中的境界全用笔写了出来。秋天正是春华秋实之际,农作物丰收了,候鸟们也开始了它们的旅行……一排排大雁在空中飞翔,“晴空一鹤排云上”,那种境界,就是想一想都够让我陶醉的了。更不要说去欣赏那些“将巢儿安在繁花嫩叶当中”的鸟儿,它们“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可如今,别说一排排,就是能看到三五只甚至是一两只在空中飞过的大雁,也已经是个奇迹了。
  如今,飞机替代了飞鸟,汽车超越了走兽,黄沙漫过了草原,厄尔尼诺肆虐着江河湖海……美妙绝伦的景色已经淋漓尽致地还给了历史,还给了无可奈何的造物主。⑦
  坐在窗前的我,写累了、乏了,无意间抬起头,望着窗外被一条条细长的电线分割开的灰蒙蒙的天空,看着一棵棵灰蒙蒙的树,再往下是沙化的沉寂的土地。⑧这使我回想起家乡的美景:清晨,我走在田间小路上,看着小巧可爱的一蹦一跳的小麻雀在田里寻食;半空中,五线谱似的电线杆上“镶着”一个个“小音符”――燕子低徊,划过水面;蜻蜒起舞,知了歌唱。漫步在田间小河旁,怎不叫人心旷神怡!到了晚上,小虫们便开起了音乐联欢晚会,青蛙是晚会的主角,“呱呱……”也许它们唱得很动听,但我却听不懂,蝈蝈弹奏,蝉儿低吟。还有无数在清风中飘着的萤火虫,仿佛你随手一捏就可以把它们捉到手里。那时,我就会觉得自己是童话世界里的小公主了。可近几年来,家乡变了,大马路赶走了田间小路,来了汽车,走了燕子,连麻雀也没了。地球是不是也会消失?
  我们已经站在地球的尾巴上了。
  (指导教师 赵天杰)
  
  注释:
  ①题目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②开篇不仅引用古诗词,还加以细化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③笔锋突转,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
  ④此处三句工整的对偶,不仅与上文的古诗句形成对比,而且诙谐幽默,给文章增添不少色彩。
  ⑤拟人的使用,使文章更具灵气。
  ⑥“原稿”一词使用精当,又对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给予了尖锐的讽刺。
  ⑦以《济南的冬天》与现实相对比,发出感慨,说理十分有力。
  ⑧“坐在窗前的我,写累了……”将时间拉回到写作的当时,再加上细致的景物描写,使人更切身体会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08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