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种出“乡巴佬”的那棵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雨眠

  如果我对你说:“看到天上的那个红色火球没有?那是阿波罗驾着马车在拉它呐!”那你肯定会认为我是个乡巴佬,并怀疑我是不是刚从火星回来,尽说些不是人说的话。这种反应很正常,可事实上你才是个乡巴佬。不过先别急着骂街,否则你就得戴上两顶乡巴佬的帽子了,请看我慢慢分析为什么我不是乡巴佬而你才是乡巴佬吧:
  苏格拉底曾说最聪明的人就是知道自己无知的人。
  如果有一天他在街上拉了个人,指着一棵树问道:“这是什么?”,又假设(概率很高)这个人仅仅回答说:“这是一棵树”的话,那苏格拉底一定会很失望。
  曾经我也跟你一样,在听说现在还有些人不相信地球是绕着太阳转时,大吃一惊。可是我后来发现,我不比他们聪明半分。
  我们凭什么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呢?我们从小在家里听父母说,在学校听老师讲,并在教科书上白纸黑字(很可能还有图片)的解说下确认,于是我们对日心说坚信不疑,如果有人怀疑我们还得跟他急,可是,当他问道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却会突然一愣,不知所以然,只好硬着头皮说:“这是常识啊,还用问吗?”其中隐含的意思就是:“我们从小到大别人都是这么对我说的,怎么会错呢?”如果常识可以说明问题的话,那我们还要哲学做什么?
  这才是问题所在一个结论被重复千遍便成了不可置疑的真理。
  我们坚信仅仅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这样被灌输,我们有去论证吗?说太阳不可能从西边落下,你曾拿着指南针确认过吗?我敢说没有。中国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在现在还愈演愈烈,只要某个命题前加上五个字:“科学家发现”,或打印在“权威”的书上,就可以成为我们用来打击别人的武器,权威不需要理由,理所当然(或这还用问)就可以成为一个理由。
  理所当然对于我们“伟大的人类”来说简直就是个天大的讽刺。
  那些不相信地球绕太阳转的人与我们惟一的不同就是他们从小被灌输的不是我们那一套。那么客观上,我们的确没比他们聪明半分。
  如果你看过《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内容简介附后)的话,你也许会怀疑可不可能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同学老师,报纸杂志都在骗我呢?日心说会不会只是个笑话7当我对此进行怀疑时,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兴奋。的确是这样,从前我们笃信的东西遭到别人的怀疑时,我们也许会忽视、也许会愤怒,但如果我们笃信的东西遭到自己的怀疑时,我们却会感到恐惧――特别是在和别人辩论的时候。可是曾经认为荒谬的事成了事实的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吗,
  可是很多人没有这种体验。苏格拉底还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活。
  生存还是死去7这不是个问题,问题是我们生不如死,未经审视而寄居在我们大脑中的东西成千上万,自然科学只是我举的一个例子,还有无数的原则、信条都是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被灌输。
  同性恋亦是一例。我曾经和大部分人一样,看到这个词会很反感,但是当我对这个反应审视了一番后,我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平等地看待他们了。
  从厌恶到尊重,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往往对身体、行为的自由看得很重,却忽视了意志自由,难道这些由社会单向灌输,不经我们审视的无数的原则、信条、科学知识还有各种伦理道德不像一把把无形的枷锁一般剥夺了我们无形的思维吗?
  涉及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想也不想地说出答案。那真的是我们在回答吗?与其说是我们在回答,不如说是那些枷锁在回答。
  在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本来是一个走理想主义极端,一个走经验主义极端,但是对于“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为至高的善,他们都持同一意见。他们认为人愈能摆脱肉体需求的限制做自由活动,离神亦愈近。“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是惟一的自由活动,所以成为最上的理想。我认为人要摆脱的不仅仅只是物欲,更重要的还有那些枷锁,否则便不可能进行“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十分可惜,亚里士多德也是个性别歧视者。即使是宣扬“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活”的苏格拉底,不也承认奴隶制吗?
  单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也都是思想陈旧迂腐的乡巴佬,更何况我们?
  现在,还用得着我去找到那棵树吗?每个人的头顶,都种着那棵树。
  
  “楚门的世界”的世界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得恍若世外桃源的海边小镇。22年义前,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收养了一名婴儿,他们刻意培养他使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公司为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一切却只有一人全然不知,他就是该剧的惟一主角――楚门。
  楚门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这座叫西海文的小城(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摄影棚),他是这座小城里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楚门看上去似乎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却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干部摄像机在对着他,每时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更不知道身边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楚门的世界》的演员。
  虽然感觉到每个人似乎都很注意他,而且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有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的效果,但这些都没有使这位天性淳朴的小伙子太过于在意。而节目的制作组为了寻求更特别的效果,竟让在楚门小时候因他而“死”的“父亲”再次露面,但并不让他们会面,直到楚门悲痛万分后才让他们“父子”相认。
  这一切使一位既是《楚门的世界》的忠实观众又是该节目群众演员的年轻姑娘玛丽十分同情楚门,她给了楚门一些善意的暗示,使他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渐渐地,楚门发现他工作的公司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地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自称是医生并每天都去医院工作的妻子竟不是医生。楚门开始怀疑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他妻子、朋友、父亲等所有的人都在骗他,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痛定思痛,楚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出西海文这个令他噤若寒蝉的小城,去寻找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爱他的人。然而,楚门却低估了集这个肥皂剧的制作人、导演和监制大权于一身的克里斯托弗的力量。克里斯托弗将一切都设计得近乎完美,在近30年的时间里牢牢地把楚门控制在西海文的超现实世界之中。
  经过几次逃脱的努力失败后,楚门决定从海上离开这座小城,然而他却绝望地发现他面前的大海和天空竟然也是这个巨大摄影棚的一部分。这时克里斯托弗走了出来,他向楚门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告诉楚门他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明星,他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是常人无法想像的,如果他愿留在西海文就可以继续明星生活。但楚门不为所动,毅然走向远方……
  
  像能思想的芦苇一样
  邓雨眠
  
  写作文是写什么?对我而言,是写思想,其次才是写情感和生活。
  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什么?思想!去

看看帕斯卡的《人是能思想的芦苇》吧!有一次我在语文课上看课外书,又看到了这一篇文章后,信手在语文书上写下了这些文字: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但,当我无悔的活过来,有着自己微妙的感受,有着自己美好的记忆,有着自己独立的存在,这不是已经足够了吗?还去追求什么思想,那繁琐之事,岂不是愚蠢么?人岂是为了伟大而活着?
  然而,当我第一次见识思想的光芒时,我就不能回到过去的黑暗;当我已拥有思想的充实,谁还能忍受碌碌无为的空虚呢?
  老鼠们自得其乐,人,确是不愿为鼠的。我希求充实,要扬弃你那无悔的生活。
  所以我看的杂文散文,多具有思想性,越是简单而直白,它的思想的价值才越是显而易见。
  
  刘歌留言
  
  记得在一次博客之间交流的接龙游戏中有博发问我,如何将来你有了孩子,你最希望她(或他)具备什么素质,可以多选。我认真地想了想,说了几个:勇气,坚强,善良,自信。说完之后我还想,善良和自信容易培养,在浮躁如此的大环境下,勇气和坚强一定是很难做到的。于此,还和博友们展开了一轮当今社会人们最缺乏的是什么素质的大讨论。结果是,二十几人,有二十几个答案。
  莫非我们所缺乏的素质,就是如此之多?这样的疑问是我在很久以后才想到的,当时我只是想着我所理解的那个答案。其实换一个思路想,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答案,也是因为某种素质或多或少还有人具备,倘若答案统一,那我们一定是集体欠缺了。
  而就是这样还算圆熟的想法,在一棵树下没有了继续思考的可能,久久的,我回不过神来。二十多个人,二十多种思想,却赶不及一个人的思维阔,比不上一个人的思想深刻。我仅仅是把自己的小疑问提出来,就多了思考的更多可能性,那么真正的质疑,在当代世界,该是一种多么可贵又多么匮乏的素质?至少,我们没有人提到。
  我们习惯在自己所知道的世界里思考,却没有想一想,我们所“知道”的,有多少是正确的?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又有多少是自己亲自去了解过的?现在我在这里提出这样的疑问,可是一分钟前,我还在用百度搜索引擎找着自己并不确定的一件事情,然后决定毫不犹豫地相信它。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化,其实不是在有了网络以后,而是在缺乏了质疑精神以后,我们就已经开始不再主动思考了。
  事实是不是这样?现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开始了重新思考。而这些,只是缘于一篇文章,缘于这篇叫做《种出“多巴佬”的那棵树》的思是质疑却以可以启发你去思考的文章。一篇文章,一棵芦苇,可以有多大的能量?作者说不清楚,我的思维现在有些乱,也说不清楚,你能不能说清楚?要在读过之后,想过之后,知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3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