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变观念 引导质疑 培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龙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问题可以质疑,或者不敢质疑,使课堂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引导,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积极思考,并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疑问,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推动课程改革进程。
  1.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情感的投入。就像江苏省特级教师、十佳师德模范李凤霞老师讲的,要用平等的爱、尊重的爱、理解的爱、宽容的爱、信任的爱、自律的爱对待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同时作为主导者,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应该教学生“会学”,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转变,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
  中学生思想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他们质疑,激发他们去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苏联解体原因时,先设问:到底是谁导致了苏联的解体?通过设疑置难激发学生去思考和讨论。有的学生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有的说是斯大林模式的僵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有的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列夫改革不力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有的说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也是一个因素。学生们的质疑争辩加深了他们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理解,培养了他们全面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循循善诱,引发学生质疑。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充分利用以诱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使其紧紧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去主动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先提出一系列问题: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是什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你如何评价?新政的实质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使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活动真正融合在一起。
  4.运用现代手段,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不断出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掌握历史规律,会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可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例如,在上《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可首先播放投影“全国江山一片红”邮票图片,边解说边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这枚邮票会成为珍票?这样,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5.通过比较归纳,引发学生质疑。
  历史教学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引发学生质疑。例如在复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时,围绕地方的三大政治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让学生进行对比,归纳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三大地方政治制度对今天我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启示。又如在复习民主启蒙思想时,可以联系明清之际的民主启蒙思想和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民主思想,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说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想是“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启蒙思想则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概括指出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比较归纳中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6.课后巩固,延伸质疑。
  在上完一堂课之后的巩固知识阶段仍要注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上完《义和团运动》一课后,很多学生会提出:为什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激化的结果,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却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为什么同样是农民运动而运动之初清政府的态度却不一样?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讨论、查阅相关资料的兴趣,从而加深他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C]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