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感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燕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它是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全方位的反映,是一种特有的直觉思维,是在大量语言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敏感迅疾的语言感悟。语感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直觉性,语感思维既不同于形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在实际过程中表现为不需进行理性思索而作出直觉判断,常常表现为无意识或潜意识地感悟语言材料;二是差异性,语感是一种主体感悟,与主体的个性差异有关,随着主体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的不同而不同;三是阶段性,即主体对语言材料由客观认知到情感介入到透彻感悟的过程。
培养语感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重要作用。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对语言的反应就比较敏捷,领悟语言的含义就比较准确,在学习和生活中就具有较高的语言感悟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引导品读,感受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性目标中,提出了对阅读的要求: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要“感受语言的优美”,要“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不难看出,这些目标的核心是“品读语言”,只有通过对文本的品读,学生才能感受到语言的真正魅力,感受到语言神奇的表现力。
引导学生研读教材,对文本细细品读,深刻感悟语言的内涵,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
(一)抓住文眼,品味语言的精妙。
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文眼,就是说教师要捕捉文本的闪光点,把课文精妙之处抓住,让学生从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去悉心品味,去玩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在慢品细嚼中,让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这样,学生不但能体会到作品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而且还能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启迪。
如,《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在《水浒传》中细腻地刻画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 “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武松“一闪,又一闪,再一闪”的沉着机智和武松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品味武松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领略到大家风范,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
(二)潜心揣摩,推敲文本的内涵。
动脑思考是有效读书的关键,要想真正深入到文本的深处,就必须潜心揣摩文本。《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所以,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是教学中学生必须重视的,要以文本的语言文字为基础,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透过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意。在学生品读文本中,通过反复理解、体味、推敲,深入探究文章语言的意蕴,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窥见文本的思想,领悟文本的精髓,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学生的感悟能力会慢慢得到提高。
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廖廖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我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却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便体会到了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潜心会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激活思维,体验优美的意境。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
二、训练说写,强化语感
叶圣陶先生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交际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能有效强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
如,在口语训练方面,在教学五年级时,针对班上一些学生迷恋电视节目,而把学习抛在脑后的实际情况,我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一次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辩论会的中心议题是:“看电视会不会影响学习。”正反方辩论,最后得出结论。正方的观点是:适当看电视对学生有益处,如,看一些有益的“少儿节目”和“动物世界”等,可以增长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活方面的知识;反方的观点是:长时间看电视耽误学习、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健康; 最后统一认识:适时适量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节目,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可以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书面写作训练方面,我在教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完奇石园后写到:“奇石园真是美丽极了,一块块石头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雄鸡,在引颈高歌;有的像顽皮的孩子,张开双臂笑迎来宾;还有的如同猛虎下山……”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奇石园中那千姿百态的奇石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
三、激发想象,意会语感
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叶圣陶先生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他分析说,“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世界啊!”“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
四、丰富生活,引发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一个没有登上过山顶的人怎能感受山的伟岸,一个没有到过草原的人如何能感受草原的辽阔,一个没有在远洋中航行过的人怎么能体会大海的浩瀚!因此,要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并能自觉地把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