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个性之花开满阅读的原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雪莲

  摘 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营造个性化阅读氛围,丰富个性化阅读体验,加强个性化阅读训练,在阅读中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思想获得启迪,不但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而且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个性 教学氛围 阅读训练 语文素养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以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为核心,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学习不再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呆板的过程,而是一个质疑、反思、交流、对话以及达成新知识的灵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自愿和自由,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只有让学生有个性地自由学习,他们各方面的潜能才会充分地表现出来。“自由乃是其他价值欲得到发展所必须的土壤”,因此,在阅读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才是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的最适合的方式。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拙见。
  一、营造个性化阅读气氛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全权包办,要把阅读空间还给学生,安排时间让学生读,创造情境让学生读,让学生读出感觉,能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和作者一起体验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复杂情感。要给学生提供说出自己阅读体验的机会,要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学生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由于学识的限制,学生自然会产生体验的局限性,教师不能轻易用教材唯一的答案去否定学生个性的感受,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要尊重、珍视、利用学生的独特感受,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和理解文本。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消解老师和学生之间尊卑长幼的“师道尊严”。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互惠”。
  二、丰富个性化阅读形式
  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主选择阅读的空间,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
  (一)自主选定阅读方向。
  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尊重学生阅读的习惯,顺从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己确定阅读目标和选定阅读课题,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有阅读的兴趣。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把那些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群思广议。教师只有善于点拨、大胆放手,才能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而培养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取舍阅读内容。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公,让学生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利用自身优势,去发挥个性阅读的自身潜能,有目的地去读,读才会有方向,也才会有兴趣,也才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成效的个性阅读。
  (三)自主决定阅读方法。
  学生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都不相同,就表现为不同的个性阅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在阅读方式上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适当地予以指导。《新课标》告诉我们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运用自己的“个性”来展示学习过程,以达到阅读目的。
  (四)自主实现交流分享。
  在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必然会产生交流的欲望,在和别人分享见解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为了让学生很好地表述和交流他们的个人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实现交流和分享,他们可以和老师交流,也可以找同学交流,还可以和家长交流,等等。在观点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在师生和生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加深体验,会对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中的差距等进行反思,并在进一步思考中找到增进理解的策略,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更全面、更深入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丰富的乐趣,更加热爱阅读。
  三、强化个性化阅读指导
  (一)设计开放性问题。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二)鼓励质疑,勇于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个性化阅读的起点,要鼓励学生不断地发问,以一种质疑的态度和批判的精神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拥有批判的意识是个性化阅读观形成的标志。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可疑之处,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提出开放的、连续性的、有层次的、有难度的问题,突击重点,撞击疑点,直击难点,把思考引向深入,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最近发展”。通过大胆质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创造力便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三)引入人性化的评价。
  语文课堂应该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共生并存,和谐统一。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给学生一种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综合性动态评价。这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既为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也为那些异彩纷呈的答案的存在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在实践人性化的阅读教学评价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把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交给那些被漠视的所谓“后进生”去思考,去解答,让他们一度被人为地埋没了的才华有得以显现的机会。而当他们的理解有可取之处时,教师就更要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给他们以积极的鼓励。
  (四)注意个性积累,强化读写链接,让学生心灵飞扬。
  学生在阅读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文本交流,与同学、老师乃至生活对话,在内容和情感上都会不同程度地有所共鸣,有所感悟。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动机与主观能动性上鼓励学生捕捉学习信息,让学生多积累,多品悟,多表达,并把自己的独特的体验、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将个性阅读导向深入,而且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经历一次心灵的颤动。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仿写,这里应更关注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学生用自己的笔与作者、文本、生活对话,敞开自己的心扉,展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以说,这就是实现“个性写真”的建构。
  (五)加强课外阅读。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要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把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向更广阔的课外,是加大学生阅读量的关键。在阅读中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养料,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思想获得启迪,不但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而且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弘扬,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样,总有一天,个性之花定会开满阅读的原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