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语文教师课堂反馈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春梅

  “反馈”本是控制论的概念,后移植心理学中即“返回传入”,是指神经冲动由中枢神经系统传到效应器官,引起效应活动。效应活动的过程和效应活动的结果又都成了对有机体的刺激物,引起传入神经冲动。这种由效应活动引起的传入冲动称为“返回传入”,也称反馈。中枢神经系统根据返回传入对效应器官进行调节。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生的主动性激发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但这也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也就是很好的课堂反馈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课堂反馈能力呢?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才能获得这种能力呢?
  一、知识要广博,能力要增强
  一个教师反馈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课堂适应性的强弱,足够宽广的知识面是教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的关键。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不但要懂得教学规律,要熟悉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具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所有基本常识,而且要在自己所教的学科方面有更精深的专业知识。此外,除了在语文知识方面有深厚的基础之外,还要有其他学科的多方面的知识,因为语文教材包罗万象,内容涉及到多个科学领域,教好语文这一学科需要具备很好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从教材内容看,小到微观世界,大到宏观世界,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五花八门的知识,教材中都有反映;从教学目的看,既有语、修、逻、文的知识要求;又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由此看来,语文教师的知识面不能不宽。
  同时,只有深入地熟悉教材,才能增强在课堂上的适应性,才能在课堂上自如地发挥。不能盲目地依赖教学参考书,要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地钻研,深刻体会文本的内涵,才能在教学时给学生更大的知识空间。大纲的要求和知识点的分布,每册教材的编排和知识点的具体结合,每篇文章的特色和系统知识的内在联系,包括文章中字词的含义、所有标点符号的含义和作用,教师都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一定要彻底弄懂弄明白。要充分地熟悉教材,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讲课时才能做到抓住重点和难点,提纲挈领;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时才能应对自如,从容不迫。有了这些基本素质,教师的课堂适应性自然就增强了。
  二、观念要更新,关系要更正
  一个大学毕业的教师,工作五年以后,他在学校所学的东西至少有50%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身负科教兴国职责的教师,培养的是21世纪的人才,要把教育的对象与世界、与未来、与竞争、与尖端科技紧密地联系起来。自己要不断充电,寻找一切培养、提高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要想备好自己的“一桶水”,必须首先当好学生,干中学,学中干,干到老,学到老。特别要想到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背景,受家庭、社会、同学、亲友不同层次、不同氛围的熏陶,有的学生所获取的信息量、所接触的知识范围甚至超过教师,因而对教师的要求必然带有时代性。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确立新观念、新思维,确立“传道、授业、解惑”的紧迫感,不但要充分地了解自己,还要下苦功夫熟悉学生。摸清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熟悉他们的习惯和性格,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弄清他们的所想、所好、所恶,从他们的言行、他们的课堂表现、他们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他们的家庭和亲友等方面掌握他们思想的脉搏,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双方不断交流信息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彻底摆脱被动接受的状态,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这样,他们不但能够对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提出有创新意义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只有摆正师生的位置才能有正确的反馈,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有正确的位置观。如果教师怕失面子,怕有损形象,怕学生讥笑和看不起,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而大加训斥,或者置学生的学习兴趣于不顾,对问题不理不睬,都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阻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教师的消极的反馈。要想进行积极的反馈,教师就应该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和学生一起探讨和研究。在知识面前,真正实现师生的平等,从爱护、珍惜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出发,课堂上弄不通的,课后多钻研,使师生之间形成融洽、和谐、互学互促的关系。这不但能提高教师的威信,赢得学生的尊敬,而且必然能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育人宗旨变成现实。
  三、观察要细致,思维要敏锐
  反馈能力强的教师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或书面练习作出评价,这种及时评价能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转变为动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要使评价及时准确,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与思维能力。细致的观察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悉心倾听学生的答问,认真巡视学生做练习;敏锐的思维能力,要求教师能在观察的基础上迅速作出判断,观察与思维又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当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观察学生的反映,判断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适度,从而及时决定需不需要进一步启发、点拨,即要不要调整方法,这里的“判断”、“决定”已有敏锐的思维在其中。判断是观察、思维的结果,考验一个教师有无敏锐的思维能力,往往是在同学们就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争论的时候,思维敏捷者能在令人眼花缭乱是非莫辨的纷争中,一下子抓住争论的焦点,巧妙地因势利导,或者使问题得到解决,或者把争论引向深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反馈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教师要起到真正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素质、修养和相应的教学艺术,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反馈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教师的课堂反馈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培养教师的这种课堂反馈能力,需要教师进行长时间的努力,从多个方面提高自己,但鉴于这种能力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多付出一些还是值得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