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春梅
从批阅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的习作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怎样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鲁迅先生说:“如要写作,第一须观察。”由此可见,观察对于写作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主动持久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充分活用自己的感官,活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呢?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范文。
鲁迅《故乡》中的“雪地捕鸟”,法国著名作家布丰的《松鼠》,由于他们对描写的对象观察细致入微,所以写得严谨而生动、具体而形象。朱自清《背影》中描写父亲为儿子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为什么写起来精妙逼真,读起来感人肺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事先作了用心的观察。还有教材中《果树园》的“晨景图”是那样的瑰丽迷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那样的令人神往,“林将军”是那样的平凡而伟大……这些典型范例,都是教师用来培养学生观察兴趣的好教材。
(二)介绍一些容易为学生理解的名画家的作品。
让学生观赏,指导学生抓住作品内容,直接地、独立地观察画的形象特色。因为这形象是画家在观察了解现实生活之后,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概括、更集中,学生能从中领悟出观察生活的方法。
(三)讲一些大作家如何观察生活的故事。
青年学生对作家有崇敬心理,教师应有目的地讲一些大作家如何观察生活的故事,使学生有榜样,也容易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四)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茅盾说:“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如,《校园的早晨》、《猫的生活》等。写观察日记,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二、把握要领
学生提高了认识,有了观察的热情和兴趣,而这时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观察要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观察必须与思考相结合。
观察不是一般的看一看,而是要有目的地科学地看。既要仔细看,又要用心想。没有思考的观察是盲目的,缺少灵魂的。可以说,思考是观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重要的部分。茅盾由白杨而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杨朔由茶花而看到新中国,这些都是很好的说明。
(二)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大千世界,品类繁多,虽各有所属,却不尽相同。观察就是要抓住这些不同,比如,同样是雨,春雨、秋雨、夏雨形态各异,大雨、小雨、雷雨情形不同;同样是人,男女老少各有特色,三教九流互不雷同。这种例子在课本中俯拾即是:同是女人,豆腐西施、祥林嫂等从外到内差异都是极大的。因而,观察时就必须把握观察对象内、外、动、静、远、近、高、低等各种形态,从而写出客观、具体、逼真、形象的事物。
(三)观察要有独到的发现。
观察最可贵的是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看见别人没看见的,从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掘出新鲜的东西来。如果观察只停留在记忆、验证前人的看法上,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因而,独到的发现是观察最大的任务。
三、教给方法
正确的方法会使学生观察的行为更为明确具体,更加容易把握,更加积极主动,从而也更加有效。
(一)观察事物要全面、多角度。
所谓“全面、多角度”,就是要对事物的全部内涵作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的观察。从不同方面 、不同角度的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体验和了解,否则,单就一两个方面去进行观察,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观察事件,那就要观察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观察事件的各个阶段、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对“面”的全方位观察,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全面地、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是认识、了解事物的基础。
(二)观察事物要细致、深入。
所谓“细致、深入”,就是要在观察事物时,把事物与“众”不同的本质特征抓住,做深层的本质的观察、体验。观察“人”,就要把握人物内在的本质特征。细致、深入地观察,而不是繁琐、不分主次地观察,要发现、把握与众不同的差异。
(三)观察事物要比较、研究。
所谓“比较、研究”,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发现其同异之处,从而准确地把握其特征。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观察方法。它包括同中求异――从相同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点;异中求同――从表面上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因而,教师应把比较观察作为重点加以介绍。
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项重要、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为了解决学生无啥可写的问题,消除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尽快提高写作水平,在这里,我请各位老师和学生牢牢记住巴甫洛夫说的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