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作文复习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小波
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据了40%的比例,是语文试卷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作文复习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复习的一个重点。中考语文繁多的复习任务使得作文复习这一中考复习的重头戏往往被忽略甚至被取代,只要我们肯去多用心、多学习、多钻研、多探讨、多总结,突破中考作文复习教学这一“瓶颈”就一定不是一句空话。
一、作文基本类型的复习
初中作文主要包括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四种类型,在中考复习时,四种类型要全部复习,不能忽视其中的某一类型。现以这四种类型的作文为例谈谈在中考复习中如何进行作文复习。
全命题作文是命题人给出了一个确切的标题,要求所有考生都围绕此标题展开写作。如2009年某市的中考作文是:《我心中有杆秤》。
提示:用你心中这杆秤,可以称量祖国的分量,也可以称量家庭的斤两;可以称量自己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也可以称量学校、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可以称量现实生活的启迪,也可以称量历史人物的荣光……
要求: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这种出题方式的好处是有明确的方向,考生不至于跑题,难点在于所有考生因为都写同一个题目,难免会出现选材雷同,语句类似,使阅卷者觉得枯燥,乏味甚至厌恶。这种方式就要求学生做到四个字“独辟蹊径”,以“新”取胜。
半命题作文是给出题目中的一个关键词语,让考生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作。此种命题方式要求考生应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写作技巧选择恰当的内容展开写作。
话题作文是近年考得较多的一种形式,它由提示材料和作文要求两部分组成。它所提供的材料只是写作的导引,是写作的由头,它对材料的主旨没有限制作用,所写作文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即可。话题作文更注重张扬考生个性,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文章的主题、体裁自定,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了。
如下面的话题作文: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在本题中,“树”就是谈话的由头,可以写对“树”的精神的赞美,可以写环保问题,可以写与“树”有关的故事,还可以联系树的生长写自己成长的经历,……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
而材料作文则不同。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含着文章的主旨,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文章的灵魂。简单的说材料的主旨就是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就是要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对于材料作文,我总结了这样几句话:“读懂材料审好题,运用材料明中心。题目新颖巧构思,达到字数亮书写。”
二、中考作文技巧的复习
在中考作文中要想得高分,除了平时进行严格训练外,掌握一定的作文应试技巧也是大有裨益的。
1.认真审题,确定重点。
中考作文中掌握一些审题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语法角度入手,审度题目的结构形式,弄清组成题目的词语之间的关系,领会关键性词语含义,确定写作重点。这是最基本的审题方法。如《明天的我》,重点在设想将来的“我”做什么或怎么样;而《我的明天》,重点是写“我”明天要怎么样或将来怎么样。
2.抓住典型,精心选材。
一篇作文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选材是否准确。学生学过的课文数百篇,自己写过的作文几十篇。因此,审题后就可这样去选材:想一想学过的相关课文,写过的相关作文,看过的有关书籍、报刊、电视,听过的有关广播、故事;想一想周围身边发生过的或亲身经历过的有关事情……这么多的材料,不是全部派上用场,而是要精心选择,选出那些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典型材料。同时,选择的材料还要新颖,与众不同,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3.语言连贯,思路清晰。
中学生作文的语言要求是用词准确得体,句子通顺连贯。这一点在中考中特别偏重。平时复习多注重语言锤炼,考试时要准确、规范,意思表达要完整,不要拖泥带水,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总之,作文语言要朴实自然、得体流畅,不做作。同时,写作文前要考虑思路,动笔之前要先列出结构提纲,写作中要过渡自然,前后呼应。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一篇出色的作文,除了立意深、选材好、语言流畅等特点以外,还要注意作文格式正确,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美观。那些马虎潦草的作文会让评卷者觉得“大煞风景”,一定不会得到高分的。
总之,中考作文复习要有目标,有序列,有针对性,实现作文教学的课程化。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关注,积极筹备,共同合作。当然,各校有各校的特点,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复习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我们应依据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势进行中考作文的复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