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解答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对关键句子的理解”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远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前提下,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正因为如此,“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成了近几年中考语文阅读题中不可或缺的“嘉宾”。
  那么,哪些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呢?一般说来,一段或一篇文章中的中心句,体现文章思想感情的句子,含义深刻的比喻句、人物意味深长的话和阐明事理结论性的句子等都是文章中的关键句子。
  那么,如何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子呢?
  1.辨文体。议论文表达论点的句子,说明文揭示事物重要属性、说明事理的句子,文学作品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人物意味深长的话。
  2.看结构。文前总领句、中间的过渡句和文尾总结句。
  3.顾位置。记叙、描写文段后议论、抒情的句子。
  那么,如何解答好这类试题呢?
  
  一、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中考答题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之说。因而,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只要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抓关键词语或者回答为什么,关键句子就迎刃而解了。如2008年梅山中考阅读题《拔掉那颗蛀牙》中的一道题: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
  理解标题的含义,只要理解“蛀牙”的比喻义,句子含义就迎刃而解了。结合全文,不难看出,“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如此,标题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再来看2008年四川绵竹中考阅读题《那些绚烂的花儿》中的一道题:
  2.文章的有些句子值得玩味,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只要心是明亮的,就能拥有世界上最绚丽的花儿。
  ②期盼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很显然,第①句中“心”、“明亮”是句子中的重要词语,“明亮”意为“明白、对生活充满希望”,而“绚丽的花儿”显然带有比喻义,喻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答案是: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乐观地去对待生活,就能够生活得幸福快乐;第②句中的“期盼”,也是关键词语,值得玩味,有“希望”、“盼头”之意。其答案是: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心中有希望,有期盼,生活就有了阳光。只要理解了关键性词语的意思,两个关键句子的含义就不难理解。
  
  二、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不同,含义和作用绝对不同。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可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并兼顾文章的体裁。
  在文章开头,结构方面:总领下文,或为下文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内容方面:如果是议论、抒情句开头,其作用是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主旨、话题、论点);如果是描写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等,说明文则是巧妙地引出说明对象。
  在文章中间,结构方面:承上启下(过渡);如果是议论文,还可能是概括分论点;如果句子单独成段,还有强调的作用。内容方面:叙事、描写后的议论、抒情的句子,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抒发感情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结构方面:照应题目或开头,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内容方面:如果是记叙文,往往起着深化文章中心,升华文章情感等作用;如果是议论文,或归纳总结论点,或点明(强调)中心。
  还要强调说明的是,辨别了文体,看清关键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一定要瞻前顾后,结合关键句子前后具体内容回答。如2008年重庆卷中考阅读题《别踩疼了雪》中的一道题:
  ⑦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3.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别踩疼了雪》一文的体裁是记叙文,上述句子出现在文章中间,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如何承上,怎样启下,是答题的重点与难点。答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具体内容回答。答案为: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如答成“爱雪原因的记述”也可)。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作铺垫。
  无独有偶,2007年西安中考语文试题张丽钧的《浇花》中也有这样一题:
  4.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这题考查景物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文首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制造悬念,巧作伏笔,为下文作铺垫等。结合具体问题,不难回答:为下文“作铺垫”,并“渲染气氛”。其答案示例:渲染杜鹃花开得妖娆,为妈妈专心浇杜鹃花,拔掉儿子的“花儿”作铺垫。
  再看2008年中考的一篇议论文结尾部分:
  以上数端不过是偶然拈来,好的习惯千头万绪,“勿以善小而不为”。习惯养成之后,便毫无勉强,临事心平气和,顺理成章。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5.请分析文章末尾处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文体是议论文,画线句子在文章结尾。结构上,照应题目或开头,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内容上,或归纳总结论点,或点明(强调)中心。结合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作答: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并再次强调: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生活才能自然和谐、顺理成章。
  
  三、结合语境,仔细推敲意味深长的句子
  
  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人物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肯定是关键句子。哲理句、主旨句大多是比喻、象征性的句子。理解这类关键句子深层含义的方法:分清类别,是弦外之音还是哲理句,依此类别,展开联想,找出实际意思;分析构成深刻含义的原因,语言凝练还是采用象征、比喻、双关等手法,然后结合具体手法去理解;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理解句子的含义;结合写作背景或文章结尾议论性的句子理解句意;结合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去理解句子。如2007年芜湖市中考题中的一题:
  我们决策不了这一星球的转动,但我们能决策多种些花,当时间悄悄地转到了它开的季节,它便呈现自己的生命与灿烂,敢与日月争刹那光华。再退一步说,我们如果连种什么花也不能决策,那我们就让自己成为一朵散发着幽香的花吧,无论被决策在哪里开放,都不改那份美丽与优雅。
  小处的优美与大处的壮阔,随缘吧。
  6.请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是一篇文采斐然的议论文,画线的句子在文末,文中“种什么花”、“散发幽香”带有比喻义,要仔细推敲。结合具体语境,不难得出:即使自己只是一个极为平凡的小人物,也要坚持高洁的操守,活出自己的精彩,并且竭尽自己的所能对他人对社会作出贡献,毫不吝啬地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再来看看2008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中的《喝得很慢的土豆汤》中的试题:
  7.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土豆汤”有特别的含义,它让小姑娘和父亲在慢慢品味“土豆汤”时能尽情地享受亲情和温情,“我”也因感受到小姑娘和父亲的快乐而快乐。把握了这些,语句深刻含意就显现了:喝土豆汤的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这亲情温暖了小姑娘和小姑娘的爸爸,弥漫了整个小餐馆。由此“我”想到尽管人与人之间相隔异地,离别时间久远,但亲情不会淡化,只会越来越浓,亲情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个体家庭之间的限制,在人们中间传递。
  以上方法,你不妨一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6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