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科学》分化的原因及教学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韶武

  从事初中《科学》教学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科学成绩的两极分化很严重,从八年级开始,分化现象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学困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如何减轻这种分化现象,使所有学生都由“难学”变为“易学”,由“苦学”变为“乐学”,是每位初中科学教师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科学分化的原因及防止分化的教学对策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和学生的思维特点、知识水平有关
  和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科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要求,而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较低,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快慢不同,因此表现出接受能力的差异。
  而初中科学中有不少定律、规律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建立理想化模型分析、推理出来的,有一定的抽象性。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建立、能量守恒定律的得出等就是如此;再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科学概念的建立,与学生已有的错误经验(力是运动的原因)相冲突,全新的概念很难取代旧概念,学生表面上对这个概念懂了,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仍顽固地认为力是运动的原因。随着知识的加深,综合性的加强,特别是从八年级开始,一些基础差、问题积累多的学生就越感困难,分化现象日益明显。
  2.和学科的特点、性质有关
  (1)科学知识点繁多、零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都需要记忆,“元素化合物”中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也需要记忆。只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已经掌握,才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的记忆负担较重。再如,“酸碱盐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容规律性、灵活性较强,对学生的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和归纳总结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与生活、生产实际密不可分,因此在考查知识点时也常会和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
  比如八年级下册的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道题:如果在一棵柳树树干上1米高的位置处做一个标记,则这棵柳树长大后,该标记离地面的距离将怎样变化?很多同学都回答说距离会变大。我启发他们说要解这道题,必须先弄清柳树属于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学生茫然;我继续启发说可以根据树皮能否剥离来判断所属种类,柳树的树皮能剥离吗?你们剥过柳树枝条的皮吗?说剥过的只有几个同学,其余同学都说没有或在摇头。很显然,如果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在解这一类题目时往往会出现分化。
  (3)在科学中,很多概念、规律都有其成立的条件,如果条件不明确或不具备,那么这些规律也就不成立了。如“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若无“闭合”“部分”和“切割”这些关键词(条件),结论便不成立。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但一些物理公式又不同于数学公式,它们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如数学中的比例式a=b/c,可以说a与b成正比、a与c成反比,但在科学中像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密度公式ρ=m/V、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比热公式c=Q/mΔt则不能按数学的思维去理解,这也会给科学学习带来相应的困难。
  3.和非智力因素中,毅力和信心的差异有关
  初中学生一般在13~15岁,他们虽然渴望知识,反应敏捷,好奇心强,但学习上常缺乏坚韧的毅力,思考问题时沉不住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基础较好的学生因为对学习比较有信心,遇到问题时容易和教师进行沟通;而中等生和学困生普遍缺乏毅力、信心不足,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无从下手时,往往会自暴自弃,进而产生“闭锁心理”。而科学是一门思考性、理解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有没有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鼓励,有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信心,也是造成分化的原因。
  4.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困生的情感投资和因材施教
  初中科学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学习毅力不足、基础知识薄弱、思维能力较低,因此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高,而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却忽略了对学困生教法的备写,课堂不注意采用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灵活多样的有利于学困生学习的方法,导致学困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或造成知识点的断层,最终导致学困生的成绩不断下滑。
  另外,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平时的一些月考等考试评估要求偏高,试卷难度偏大,特别是从八年级开始,因为涉及到定量计算和抽象逻辑思维的题目明显增加,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难度,会使不少学生考得灰溜溜的,一蹶不振。而从九年级开始,有些学校一切围绕“中考”转,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使科学成绩急剧分化。
  二、解决分化的教学对策
  1.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因此,学生有无学习兴趣,对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及防止两极分化有很大影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爱科学这门课。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要倍加呵护,经常辅导他们学习,当他们在课堂上答对一道题目时就应对他们投以亲切的微笑,哪怕是他们取得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应给予充分鼓励。这样,已经分化的那部分学生就会由对老师的喜爱,转化为对科学这门课的喜爱。
  (2)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利用故事、设疑、课前小实验、小短片等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升华”和“凝华”时,可以利用“设疑”来引趣:为什么灯泡不做成球形而做成梨形呢?通过设疑和释疑,学生对“升华”“凝华”和“对流”等概念,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轻松地得到了理解。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这些手段时,要给予学困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机会,使他们与尖子生的距离逐渐缩短,这样两极分化的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毅力和信心
  一些学生的科学成绩不理想,除个别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绝大多数都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课后的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善于动脑筋;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等。
  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措施有力,这些不良习惯还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学习的信心,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当上课注意力分散时,多提问和暗示,培养他们集中精力、善于思考的好习惯;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协助老师抓好学生课余时间的复习和预习;以侯德榜等的事迹、故事进行激励,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克服困难的毅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状况就会转变,两极分化现象就会减少。
  3.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
  学生起初之所以喜欢科学,是因为科学课上有很多实验,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直接兴趣。对此,我们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将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科学的持久动力。
  (1)努力创造实验条件,争取把课本上的每个演示实验都做好。

  (2)在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可安排一定量的系列实验。如为了引出“力的作用效果”,可安排如下的系列实验:用手推小车,小车由静到动;运动的小车碰到障碍物后,由动到静;手牵着拴有石块的细线,石块做圆周运动,从而得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样的系列实验,克服了抽象理解概念的缺点,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为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布置学生做一些小实验。例如,在学习“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节前,可以先在讲台上放几块大磁铁,并布置学生把家里的缝衣针做成一个指南针。学生必然会预习相关知识,先把缝衣针磁化,然后还要解决如何让它在空中自由转动的问题(可以浮在水面或用细线悬挂)。学生一旦实验成功,就会得到一份喜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消化,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4.吃透教材,把握难度;分散难点,减轻负担
  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一部分学生的分化也日趋明显,在问及原因时,不少学生认为老师讲得过快、补充过多、题目过难、不容易接受、吃不下去。有的学生说:“老师讲得好是好,头头是道,但我听得莫名其妙”。
  吃透教材,以课标为准,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每教一个内容,都应该把教材反复琢磨,然后对照课标制订教学要求,不能人为地提高教学要求,要符合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溶解度的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技能,能围绕概念进行计算即可,较难的、超标的题型不要去练习。这样学生体验到了信心,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教材中有些内容安排比较集中,如第四册1.5节中有30个元素符号,可以采用分散教学的方法来处理,从开学起每天教4个元素符号,这样就会让学生轻松主动,兴趣盎然。
  另外,在第四册第一章中先后安排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由于化学用语接踵而来,记忆和巩固就成了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分散难点、各个突破就显得十分重要,那种拼命赶进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保证学生的掌握情况,以避免产生新的分化。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每位学生分化的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来克服分化。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克服科学教学中的分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科学教师深入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