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走进语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俊辉
课堂内外,课本内外,校园内外,都有着巨大的语文资源。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的意识,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才可以写出出色的作文来。本单元给出了四个可选作文题,我们选了第2题“我从――中学到了语文”进行讲解与示例。
该作文题的写作,可参考以下三个步骤:
一、仔细搜集素材。作文缺少生活积累,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陷入空洞无物的泥沼。在作文前,要注意搜集有关语文文字运用的故事、趣闻,包括精彩的广告语、店铺名以及不规范用语等,同时还要善于思考。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语等,都带有隐蔽性,有些甚至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的,这就需要去思考,去辨别。只要能深入思考,启示、心得、观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在你的头脑中产生。当然,日常学习生活中那些让我们生活充满乐趣的优美歌词、相声、小品等都是思考的范围。从身边人手,思考与语文相关的经历,会让你的作文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从而显得别具一格。
二、精心补题。半命题的形式给我们提供了选材的自由度,因此在选材上要能挖掘生活积累,尽量撷取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去写。根据文题的提示语,“报刊”、、“影视”、“游戏”等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但从创新的角度来说,选取如“网吧”、“市场”、“聊天”、“诗词”等材料入文,定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需注意的是,文题的重心在“学到了”上,要写清楚你是在语文课堂之外的地方学到了语文的知识或提高了语文的技能。
三、精致行文。语言是文章的外衣,“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在语言上,要尽可能凸现个性,或生动,或优美,或幽默,或深刻。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在中心的表达上,要注意不要把文章写成介绍性的文字,不能将“学到了语文”与学到某些做人的道理混淆在一起。
走进生活,走进语文吧!语文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语文学习的资源与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选取你与语文的故事,生动地讲述出来,向读者展示你向生活学习语文的经历,让读者的身心得到洗礼。
参考素材:
精彩广告语集锦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IBM: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
柯达:串起生活每一刻
海尔:海尔,中国造
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
中国联通: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
李宁:把精彩留给自己
新飞冰箱: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联想: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范文展示:
我从山林中学到了语文 班张义
又是芳草连天群莺乱舞的日。子。偷偷约了伙伴,骑着单车,来到一片流翠泻玉的山林中。(开篇紧扣“山林”,描写富有文采,有动态感。)
我们的闯入打破了山林的寂静,无数的鸟鸣响在耳畔,带来无法言说的愉悦。我只感觉到,我的心贴近了自然! (“山” “人”融为一体,心贴近自然,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曾经无数次闷坐在令人窒息的教室里,望着窗外吐着黑烟的烟囱,用枯燥的笔触描写婉转的鸟鸣。可我哪里知道,这里的天籁之音是绝不能描摹真切的。 (对比的手法写对大自然的体验。)
曾经无数次抒写潺潺的流水,用感伤的心抒写凋零的红花,哪知山林中柔软的泥土里总有这样一个声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引用龚自珍的诗句表达对山林的感受,由景入情。)
曾经无数次为自由而歌,为幸福而颂,却从未如此细心地聆听自然。鸟雀归巢时,母亲喂雏鸟流露出的温馨;蚂蚁共同奋斗,搬运食物,表现出的顽强与团结;树木草藤创造出的盘根错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出从自然界的生物身上学到的人生道理和品味到的真情,排比很有气势。)
这一切的一切,又岂能是简简单单地从课本中领会得到的?即使是生花的妙笔,也未必能诠释透这神奇的自然的奥秘。(反问句式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从而突出“从山林中学到语文”这个中心。)
如果没有那一次出游,那一次“胆大包天”的举动,我不会如此兴奋、如此快慰地用行云般的文笔写出让自己激动不已的文字,不会凭借这夸我自己,我骄傲而又忠实地说:“在莽莽山林中,我与大自然贴切的相处中,我发现了许多,领悟了许多,我用最纯净的心领悟了这句名言――‘语文的内涵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由前面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悟,领悟到“语文的内涵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使中心更加突出、深刻。)
谁敢否认:语文源于生活!(承接上段,有感而发,深化主题,强化文旨。)
这是一篇闪耀着小作者灵性的佳作。
在选材上,小作者独辟蹊径,从“山林”中学到了语文,给人清新爽目的感觉。在表达上,小作者用抒情的笔调叙写了自己到大自然中的体验和感悟,淡化了对“学到了语文”具体情节的展开,融叙事、抒情于一体,结尾的议论便水到渠成。习作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更是显露了小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
本文告诉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感悟,是作文成功的关键之一。
(点评:赵俊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6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