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仿写是作文的必经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强调一个“新”字,要求立意新,构思巧,选材精,而对一些模拟之作评价不高,有些人甚至认为:仿写是依葫芦画瓢的低能表现,是和创新相对立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设想,一个小孩儿如果不模仿大人的一切,怎么会说话,怎么会走路,怎么会使用工具,怎么能成为一个人类社会具有创造才能的个体?显然不模仿这一切都是空的。中国传统的书法,都是从摹仿开始的,临碑临帖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没有临摹不会成大家。京剧的科班,也是从摹仿师傅的一招一式开始的。许多书法、京剧表演的一代宗师,都是从“仿”起步的,作文也是如此。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摹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此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也告诉我们仿写是写作入门的必经之路,是学生作文的必由之路。仿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优秀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技法等。所以模仿的实质是叫学生动笔的时候,也从各个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也就是仿写的最高境界了吧。其实仿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中吸取营养,咀嚼,消化,扩大战果。其古已有之,王勃将瘐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仿便有成就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范仲淹将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佳话。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写作者必须阅读范文,钻研范文,彻底地掌握范文的立意、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方法,然后对它进行仿写。仿写时可以模仿原文的立意、范文的某些写作技巧、也可以从原文中汲取某些语言的营养,如词语、句式修辞等。当然,仿写要切记生搬硬套,也要注意切合实际。
  模仿不是目的,但模仿却是通往作文的必经之路,学生进行仿写的好处很多,下面主要谈几点:
  一、仿写符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
  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学生虽然听懂了老师所讲的知识,但并不等于已经掌握和会用这些知识了。这正如学习游泳的人,听懂和记住了一些游泳的法则,不等于学会游泳一样。数学教学比语文教学科学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讲啥练啥,讲练紧密结合,就很值得语文教学借鉴。所以,语文教学也应该象数学那样,根据学生学习和掌握客观知识的规律,讲究科学的训练法,每讲一种文体,学习一种写作方法,紧接着就进行这方面的写作练习,这样趁热打铁,学以致用,通过仿写练习,更便于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仿写有助于学生“熟读精思”
  高尔基说:“对初学写作者,不读书,不模仿写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关键是多读多写。所谓“多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读的文章要多,二是对好的范文读的遍数要多。编选到语文教材的文章,多数是名家名篇,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精神产品,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宝贵结晶,具有典范性,理应反复阅读,让学生真正的通顺畅的读下来,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一个个的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可是,把讲读教学和仿写结合起来,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不反复阅读课文也无法进行仿写。中国传统的阅读方法讲究“熟读精思”,这样收益才大。模仿的基础是阅读,只有对范文深入研究,领会其精妙之处,模仿时才能得心应手。学生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会主动地精读范文,寻找可资借鉴的“闪光点”。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典名篇,不管是精读还是阅读的文章都有它的可取之处,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些精彩华章及时地进行片段训练,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最后达到积少成多、连缀成篇的目的。如:《卖蟹》中对小姑娘、过滤嘴、旱烟袋等人物的肖像描写生动传神,抓住这点让学生模仿这种方法,来刻画本班的一个同学。《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肖像更是别具匠心,在上次训练的基础上,再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进行强化,进一步提高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范进中举》中范进发疯的动作更是惟妙惟肖,根据它模仿一段动作描写;《我的叔叔于勒》中菲里普夫妇在见到于勒之后狼狈的神态和语言描写,都是我们模仿学习的焦点。这样的片段训练多到几百字,少到几十字,篇幅短小,写作容易,首先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再者学生对自己的同学非常熟悉,取材广泛,有话可说。写作完后及时批改,讲评,让学生自己朗读,写得好的和被写到的同学都很自豪,这无形之中又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兴趣。这样经过肖像、动作、神态等多角度的训练,学生再写作记人的文章就不困难了。其他类型的文章也概不例外。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抓住适当的时机,并且选择合适学生写作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试想,如果学生光读几遍文章,不动脑思考,又怎能进行仿写呢?
  三、仿写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较快的提高读写能力
  多年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学了数十篇课文下来,仍然不会表达、不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不能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心声。特别是“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一直困扰学生,影响着作文的质量;同时,如何指导、指导什么?怎么落实指导等问题也困扰着教师的教学工作,“两难”的境地,导致了“两怕”――难教难学,师生俱怕。长期的读与写脱离,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没多大长进,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疑虑和为难情绪:到底怎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呢?
  把讲读教学和仿写结合起来,几乎每次作文,学生都可以从他本人,至少从自己班里看到熟读对提高写作能力的生动事例。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短期的有效果显示的学习,最能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亦更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持久保持阅读习惯,让学生耳濡目染顺利地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只有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且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联,互为促进,才能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触摸到语文学习的命脉之所在。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模仿的本质不是“复制”而是“创造”。要仿写好作文,必须读懂读熟范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使学生解决无内容可写的困难,引导学生写作入门,仿写是手段,创新是目的。我们需引导他们在仿写时要融入自己的观点、体检,以“活”求新,而且仿写时要有突破,要突破原作的风格、思维方式及思想境界,以“仿”促练,以练出新。仿写的最高境界是给人没有“仿写”的感觉,要与所仿作品有较大区别,即要以自己的生活感觉为依据,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为需要。只有这样,语言仿写训练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学生的作文语言才会亮起来,真正神采飞扬起来。
  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通过仿写训练,让学生有模仿到独自创作,是为学生作文“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5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