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超越文本的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对教与学的制约是客观存在。“课本课本,一课之本”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文本是一种特殊读物,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的、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简化了的系统反映语文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但是阅读教学毕竟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阅读课文决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文本中文章只是一个例子,从新世纪对未来人才的挑战和新课程改革对阅读教学深化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着眼,树立“超越文本”的阅读教学理念无疑应是新课程改革中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一、拓宽阅读的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阅读教学确立“超越文本”理念正是追求阅读范围上的这种沟通。在高中阶段,课内阅读的文章,总共300篇左右,只有几十万字,这远远不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量,学生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其实,在阅读范围上的“超越文本”,还不仅仅是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陶行知先生说得更详:“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当然,把自然和社会视作“无字的书”或“活书”,仅仅是比喻意义上的读物,但是也说明了阅读的“超越文本”意义。
  
  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免要对作品进行感悟和欣赏,即学生以课文提供的形象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阅读的再创造。这样,不仅能对课文的理解达到进一步深化,而且也使自己的认识得到理性的领悟和感情上的反映。由于欣赏性阅读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学生总是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兴趣爱好来评价赏析。因此,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欣赏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映。学生的这种极具个性的评价和赏析,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产生出“超文本”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拘泥于统一认识,只要没有大错,就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雷雨》这一课时,有学生表示欣赏周朴园,认为周朴园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并不就是伪善和冷酷,他对侍萍的爱是真挚的。首先,从绣有一朵“梅花”和一个“萍”字的“两件绸衬衣”入手。这是理解周朴园为何30年一直不忘侍萍的重要前提。确实,侍萍用一针一线绣成的“梅花”和“萍”字,无不包含着对周朴园的一片痴情,同时也可想见周朴园当年对侍萍的感情。试想,如果周朴园是一个“始乱之,终弃之”的浪荡公子,恋上侍萍只是为了一时的取乐,那么这“两件旧绸衬衣”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被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周朴园之所以如此珍惜,是因为这两件绸衬衣非同寻常,凝聚着他与侍萍之间那份真挚的感情,也印记着他与侍萍度过的那段最具纪念意义的快乐时光,可见那时他们是倾心相爱的。明白了这一点,周朴园怀念侍萍的真实性便毋庸置疑了。其次,在周朴园的种种怀念中,保留了鲁侍萍以前最喜欢的家具,牢记了鲁侍萍的生辰,这是鲁侍萍与周朴园在周公馆重逢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实,应该说是最直接、最鲜明的印证。这说明如果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话,欣赏阅读,必然会反映出个性化倾向,这种审美的多元性,就会超越文本的单一评价尺度,体现了“思想大于形象”的道理。显然,这种“超越文本”现象,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引导批判性的阅读
  
  一般地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内容既会有赞同的吸纳,又含有批判的否定。这就是存在于阅读过程中的批判性。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极其主动的阅读心态,通过对读物的批判和评论,不仅可以更深地理解读物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辨别力。但是,现在中学生阅读的批判能力较差,敢于给教材“鸡蛋里挑骨头”的学生比例很小。因此,培养学生批判阅读的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如一谈起《孔乙己》中的丁举人,就认为凡经科举而当了官的,就都是压榨人民的统治者;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兄弟手足之间的金钱关系,就认为那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充满友爱。这些观点在我们分析文本时要注意引导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同时读书还得自己开动脑筋想一想,不要盲从。这样就鼓励了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有批判文本的精神,从而达到超越文本的阅读效果。
  
  四、激发想象性的阅读
  
  “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着课文的意蕴,感于言而动于情,这是阅读的再创造活动。课文中的作品都是由作者精心写作、编者严谨挑选的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邃的蕴意,常使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在课文戛然而止时,学生的情思却往往意犹未尽。这时,若教师能在不违背课文对阅读的制约和规范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合理地想象课文的情节、意蕴,作“超越文本”的探索,无疑会十分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强化情感的熏陶。如在学习《项链》一文时,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猜想:她的女友珍妮会不会把真的钻石项链还给她呢?有的同学认为珍妮知道真相后会还给她,毕竟她们是好朋友。有的同学认为不可能,正揭露了她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是爱慕虚荣受到的惩罚。这种发散性思维,一方面是以课文语词为触媒,从中生发生活的情境;另一方面是以课文的空白处为契机,以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这种阅读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的内蕴,超越了文本。
  走向“超文本”的阅读教学,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的价值追求:关注学生的理性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触动学生的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实现“超文本”的阅读教学之中,为学生建构一个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个性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6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