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追问和点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9年“减负增效”吹满江苏大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无疑对有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学科,一节语文课就是一节“问题教学课”,关于课堂提问法的研究表明:语文课程中学生智慧技能的习得、发展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生,随答问能力提高而优化,以教师提问水平优劣为基准条件。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细品文本把持课堂核心目标的基础上,练就课堂三重功――发问、追问和点拨,实现有效课堂,让学生在问题深处畅游。
一、发问――引人入胜,激发思维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应是启迪生积极思维的动力。要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设计课堂提问上下功夫,即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又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做到难易适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问题有统领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如《失街亭》可围绕主问题“街亭失守,到底何人之责”来设计问题:①为什么诸葛亮要派马谡守街亭?②诸葛亮在用马谡上有无过错?③失街亭这一情节对塑造诸葛亮 形象是败笔还是妙笔?
2.问题有启发性,有启迪学生思维之妙。如《祝福》可围绕两个主问题来贯串全文:①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个最不幸的女人?②是谁害死了她?启发学生从她的身世、遭遇、处境深入分析她在丧夫失子后遭大伯赶、被婆婆卖、遇乡邻戏、受鲁家怨,最终凄然死去的悲惨一生,进而挖掘是某个人还是社会环境、封建礼教把她推向深渊,了解小说的创作意图。
3.问题有层次性,有理解文章主旨之妙。如《咬文嚼字》可围绕三个主问题展开全文:①字典上的“咬文嚼字”指“过分的斟酌字句”,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②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③如何“咬文嚼字”?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思想感情的内涵。
4.问题有适度难度,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之妙。比如,互文是古诗文阅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语法修辞现象。教师开始可适当指出这是一个特殊的修辞手法,翻译时要上下关联,前后照应,使学生有一个印象,随着读的诗文变多,教师可通过几个典型例子,总结特点。互文有两种:一是同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等;二是异句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
另外,对于传统的标准答案的这种绝对权威要摒弃。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表述方式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对问题若有个性化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如:学生曾对《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提出异议,认为她也有值得肯定的东西,女子爱美爱打扮本也无可厚非,十年的艰辛劳作不能不说是她的诚实守信美德的体现。本人认为只要他言之成理也可以接纳。
二、追问――追根究底,激发思维
提问本身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提问和反馈是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质量的指标之一。在课堂中,很多时候,要说明原问题的重点或要引导学生取得正确或全面的答案,教师要追加好几个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回答的水平。这种追问实际上是指示一条路径,拓展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切实、优质的解决问题。如上《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在讲到别里科夫的“怪”外貌和言行后,不妨追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怪”行为,谁使他变成这样的?这样就可以一步步地接近文字背后深层的内涵。
三、点拨――拨开云雾,指点迷津
点拨,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点前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拨后则“柳暗花明又一村”。
1.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点拨。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最初读来,学生觉得课文冗长,头绪繁多,对课文的内容似乎不大好把握,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课文,然后教师出示尝试思考题:①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Q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②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围绕这两条尝试题尝试学习,对课文的基本内容,详略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对于第二题中的最后一问,自然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抓住这一点,启发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各自简述对课文的理解,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师最后总结性点拨,“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阿Q有个初步的了解,他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阿Q的一些毛病,而详写优胜记略,突出阿Q的自欺欺人的精神”。这样安排,就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通过点拨,使学生对课文的主旨、结构层次有了确切的了解。
2.在发掘教材思想内容,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点拨。许多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发掘教材的思想因素,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中“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比如在教《我与地坛》时,补充《秋天的怀念》,教师点拨:“作者史铁生面对自己的残疾悲观绝望甚至想轻生,而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有母亲在陪伴他。儿子在遭受残疾和心理的困扰的同时,其实这位伟大的母亲也在饱受病魔的折磨。”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这种深沉伟大的母爱的理解。教师还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母亲,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凸现课文的现实意义。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它的前提显然依靠的是课堂中的问题引导。以“质疑求答”贯串整个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心灵自由翱翔的天空,也是教师心中的有效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6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