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放眼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家庭、社会构成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李镇西)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自然链接起来呢?我是这样思考与实践的。
一、转变观念,同游于生活,做生活的先知者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密切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这种联系必须恰当新颖,要能够吸引和调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要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尤其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时代活水。“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现代社会中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教师仅凭自己在师范院校里学到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偌大的生活海洋,有的事情学生知道老师未必知道。因此,教师本身首先应注意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多去接触自然,体察感悟生活,并且要放下那种“居高临下”的架式,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共同构建一个“合作”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情境,变语文课堂为生活课堂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在设计导语时要紧密联系生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应力求课文内容的生活化。要鼓励学生大胆演练“社会角色”,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社会角色”演练中既长知识,又增才干,既高效完成课课文学习与语文训练任务,又切实增强处事能力。为此,教师既可以创造性地将语文小课堂模拟、还原为生活大舞台,为学生提供表现与增进才干的机会,诸如改编课本剧、即兴讲演、情景对话等。如在《核舟记》一文中,我把学生事先制作好的“峨冠”、“念珠”、“手卷”、“胡须”等道具,分发给三位“演员”,伴着台下节奏明快的朗朗书声,台上的“苏轼”、“鲁直”、“佛印”及时地做出各种动作,形象地展示了“船头坐三人”的生活场景,学生对于文中三人的位置、动作、情态等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文段的背诵也圆满完成了。
三、关注生活细节,充实语文素材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我们知道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和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就可以无限扩大教材的容量――五彩缤纷的电影电视,眼花缭乱的报纸杂志,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教材的辅助与补充。比如,讲《出师表》有电视剧《三国演义》,讲小说《祝福》有电影,讲《范进中举》有小说《儒林外史》等等,这些优秀音像制品,可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稍加引导,学生学到的就不只是课本上的一篇,而是十篇,八篇,甚至是一生对文学的兴趣。
四、改革课堂教学形式,使之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应该丰富多彩,与学生生活相映成趣。语文教学应该务实,让语文学习与生活成为统一的整体。要引导学生明白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的,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在教学形式上,“不要担心把语文课上成文艺课、文化课。”(刘良华)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朗诵,可以表演,可以看电影,可以做游戏……只要是与教学内容相关,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形式都可采用。而黑板擦、粉笔盒、椅子、纸袋上的广告、食品袋上的说明书、随机拍摄的照片……都曾是我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具,只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语文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平时,学生做过的作业有:仿写,广告,颁奖词,活动策划方案,人物评述,做小记者等。比如,我曾策划了“三八”节、“作文做人”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孝敬,更要思考自己担负的责任。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获得情感教育,逐渐走向心智和思想的成熟。
五、丰富课外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单纯的课堂学习所无法比拟的,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经常参与课外活动,使他们获得“实战”的乐趣。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语文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创新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因而可以说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多种语文如建立文学社、科普小组,定期举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郊游等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引导学生寻找生活和语文的撞击点,全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领域。
总之,语文教学与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新课标形势下,更要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用刘国正的话说,就是“语文一旦与生活相结合,便立刻生动活泼起来”。所以,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更要放眼于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6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