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文美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的核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的激发 兴趣的维护 兴趣的再创 兴趣的延续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个老之又老的话题了,但它何其重要!的确,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的核心。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才能产生想要接近这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才能有积极参与其中的行为表现。因此,我认为要使初中语文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效教学,必须得围绕“兴趣”二字做文章,必须从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着手。要注重兴趣的激发、兴趣的维护、兴趣的再创和兴趣的延续。下面我就以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纸船》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一、深情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一堂课开始就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做好“导入”这一关。
冰心的《纸船》是一首抒发对母亲的爱的小诗,诗句清新、自然,但话题老生常谈。以普通的简介作者、简介背景的方式来导入显然不够吸引人。于是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讲两个小故事给大家听。”学生个个兴趣很浓。
故事一:“很久以前,在华山脚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时,自己却累花了眼苦驼了背。一天儿子爱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却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一天,两人在湖边散步,姑娘饿了,竟提出要他把他母亲的心捧来给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应了。儿子跑来,拿起刀,就将睡梦中母亲滚烫的心挖了出来,然后飞奔回去。不料在跨过小沟时,被杂草绊了一跤,将心摔出老远老远。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儿呀,快起来。摔疼了吗?’说话的是母亲那颗血淋淋的心。”
如果上面这个故事只是传说而已,那么下面这个故事绝对是真实的。
故事二:在波黑战争中,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中,年轻的母亲为了维持幼儿的生命,竟然割开了自己的动脉,让孩子吸吮自己的鲜血……
听完这两则小故事,学生们个个神情凝重,他们都被如此伟大的母爱所感动。显然学生积极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但我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激情:“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如春风,沐浴着孩子的心灵,世上没有一个母亲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可你知道你母亲的生日吗?有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话说到这里,学生们大都摇摇头,他们面面相觑或相视而笑,神情充满愧疚。我安慰他们说:“看来我们同学爱母亲却不善于表达对母亲的爱。”该是引到正题的时候了,我把话锋一转:“那么,今天让我们随著名女作家冰心来到太平洋的油轮上,看看她是怎样借助《纸船》向母亲倾情诉说的。”此时此刻,学生的注意力异常集中,导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和谐,维护学习兴趣
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如果不加以维护,也会转瞬即逝,如昙花一现。为维护学习兴趣,平时我们教师往往注重巧妙设疑,小组探究,还有形式多样的朗读。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策略,而我更推崇朗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能领悟文章内涵,增强语感,积累语言文字,能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诗歌学习中的朗读更是如此。因此,在《纸船》教学中,为维护学生学习兴趣,我在朗读这一块做文章。我事先叫人制作了《纸船》的flash朗读和flash配音朗读课件,于是,无论是整体感知部分的多媒体朗读展示,还是诗歌赏析后的学生朗读,那悠扬的音乐、碧海蓝天唯美的背景画面,以及海面上随波荡漾的小小纸船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逝,还有那随风飘落的字幕,都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课堂气氛和谐,学生都能积极思维,朗读起来声情并茂。同时经过这样的朗读,学生加深了对诗歌语言文字及诗歌意象的理解。学习兴趣当然也得到维护。
三、有效拓展,促发兴趣高潮
语文教学如果只局限于对文本的理解,那么这绝对算不上有效教学。依我之见,有效教学当然还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得贯彻“文以载道”的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拓展这一块,拓展包括知识的拓宽、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的深化。拓展应当跟文本相联系,是文本内容的延续、文本思想的升华。
《纸船》一课,在充分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学生诵读后,我是这样拓展的:“刚才听着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诵,老师也禁不住写了几句诗来表达对‘母爱’的感受。”然后我把小诗读给学生听: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暖洋洋;
接着我又说:“其实能寄托‘母爱’的又何止‘纸船’、‘乳汁’、‘枕头’、‘毛衣’呢?请同学们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仿照刚才老师的句式,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你对‘母爱’的感悟。”
这时,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上学后,母爱藏在唠叨里,听着它,热乎乎。”有的说:“饥饿时,母爱裹在饭菜里,吃着它,热乎乎。”有的说:“干渴时,母爱浸在饮料里,喝着它,甜丝丝。”有的说:“调皮时,母爱藏在巴掌里,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这样的拓展,既紧密结合文本,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情绪高涨,个个有话说,个个能说。课堂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最高点。在拓展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更加理解了诗歌借助某种形象抒情的特点,同时学生对“母爱”内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语文教学的思想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四、愉快收尾,让学习兴趣延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良好的结尾能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纸船》一诗,在简单地进行课堂小结后,我开始布置作业。我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布置两个作业,一个给你们;一个给我自己。你们的作业是回家后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并说一声‘妈妈,我爱你’。那么,大家能猜猜老师的作业是什么呢?”听了我的问话,学生们十分好奇,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后来我告诉他们:“今天傍晚,我要回娘家去,去看看我的爸爸妈妈。”学生们听了都会心地笑了,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最后,我请大家欣赏邓丽君的歌曲《娘心》,《纸船》教学在美妙的歌声中愉快地结束了。
回顾《纸船》这一课,我紧紧围绕“兴趣”二字设计教学,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思想性。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养眼、养耳又养心。总之,《纸船》这一课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易学、乐学,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