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冉冉

  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一些尝试。
  
  一、通过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象
  
  表象指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而且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知识经验的多少决定着表象的多寡。表象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表象丰富其想象则开阔、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知识的积累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做法为:
  1.引导学生精读优秀诗文,重视课内外材料的联系组合,充实表象,并使之在学生头脑中有深刻而完整的印象。如学了有关流水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碧水东流至此回”“黄河流水鸣溅溅”等,我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领会诗人借助流水表达出的不同景物和感情,并形成对水的各种表象。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意识到,正是由于诗人对水有了整体、充分的认识,才从大小、颜色、气势等方面塑造出水的形象,表达了不同的感情。
  2.采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增加学生对事物的表象。如教《小桔灯》,要求学生尝试做盏小桔灯,体会其朦胧的、桔红的灯光,从而理解小桔灯的象征意义;教《看云识天气》配以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云的种类、形状;教《望天门山》,借助幻灯投影图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雄奇景象和“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丽景色。
  3.布置课外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直接感悟实物形成的表象。如写小作文《梅》,先让学生了解梅的性格,如高洁、凌霜、傲雪等;再让学生比较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所表现的梅的不同个性。让学生明白同样是借梅抒情,作者思想感情不同,所以对梅的表象也就不同。然后再布置学生进行课外观梅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写出自己心中的梅。
  
  二、通过语言训练增强学生想象的表达力
  
  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语言始终都在指导和改进着形象的形成过程。有了丰富的表象,还必须借助于语言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综合,加工改造成所需要的新形象。如果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生动的语言,就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学生的想象将永远停留在表面、肤浅的水平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切实抓好以下三点:
  1.语言熏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准确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如辅导赏析《荷塘月色》,讲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时,引导学生对“泻”字细加咀嚼、推敲,又以“流”和“淌”字与之比较,学生意识到用“流”与“流水”有重复之病,用“淌”又会引起有声的感觉,而且月光是无声的,这里的意境是极宁静的,所以用“流”和“淌”都显得意味不足,唯有“泻”字生动而传神地将那片清澈的月光展现在读者面前。
  2.教学用语准确、生动。教师准确生动的言语示范对学生语言训练起着重要作用。如分析洋溢着细腻情感的散文时,我通常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全文,以声音来吸引和感染学生,使学生领略其语言美,品味描绘的意境,再加以分析。
  3.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想象景物的描述,要求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如教《沁园春・雪》时,要求学生根据词中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一幅祖国北方冬天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同学这样描绘:祖国的北方,到处是寒冰封地,大雪纷飞,绵延不断的高山被雪覆盖着,登高望远,雪中的群山好似一条条银蛇在翩翩起舞;被白雪覆盖的秦晋高原上的丘陵,从高处望去,好像银白色的象群在奔跑;大山、高峰挺拔耸立,好像要和天空比高低;等到雪后天晴之时,那火红的太阳照耀着白雪铺盖的大地,阳光冰雪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娇艳壮丽……通过再造想象,学生不但锻炼了想象能力,而且用语言再现想象更促进了想象水平的提高。
  
  三、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表象重组”
  
  想象决不是表象的堆砌,而是按表象的自身规律“重新组合”,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受思维活动的控制、调节、支配,与敏锐的观察力密不可分。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从观察入手,进而分析,再进入想象。如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一幅画面:一位小姑娘悄悄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几只蚂蚁和一只瓢虫,发挥想象,写一篇童话或故事。我先要求学生看清蚂蚁的数量、队形和走向,然后启发学生设想蚂蚁与瓢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爆发一场殊死战斗,战斗的结果一定是瓢虫不敌越来越多的蚂蚁群,成了蚂蚁的盘中餐。还可以想出蚂蚁凯旋而归和饱餐的情节来。学生激发了兴趣,想象丰富,写作起来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表象是基础,语言是工具,重组是关键。三者共同构建起想象力培养的链条,就会结出学生创造性素质的硕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