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玩味文学(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佐希

  (接上期)
  3、理解词句,挖掘主题
  主题的把握与概括是现代文阅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常见的命题方向有两种,一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一是对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这些又常常和理解词句结合在一起,理解关键词句是挖掘主题的金锄头。
  
  设问方式
  
  1、关键词语的理解,涉及的是主题的把握。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
  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此题看起来是考查最低层级的“理解”,其实涉及“鉴赏评价”,还可视作“探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这两个词的词义,要结合全篇,而不仅仅是全句。“鲜亮”与“滋味”写出了麦收的火热紧张,写出了劳动的快乐,男人的活力,男人与女人的爱情,也写出了丰收的喜悦和喜悦后的平和愉悦。另外,通过麦收的场景还折射出乡土民风和亲情的淳朴和谐。
  
  2、关键句子的理解,考句子的含义、表现力,涉及主题的把握。如2007年高考广东卷:
  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摘取全文要点回答。作者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是因为泥泞带给“我”童年的美好回忆,给予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勇气,让人记住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
  当然有的是直接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此题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须结合全文思考。“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有两层意思,一是大西北环境艰苦恶劣,那里的生命要活下去就得顽强抗争;二是其他地方来的长不大的孩子,在这里会接受生存考验,在强烈的反差下人总是有所觉悟的,所以说他们会很快成熟起来。
  
  3、直接考查作品主题的挖掘。常见的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前面在“理清层次,把握要点”一节里提到的2007年高考安徽卷:“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就是考查主题的挖掘。
  
  答题规范
  
  1、对语句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要注意三点①阅读时,要瞻前顾后,审视语境。特定的含义,是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制约的,所以要注意前后语境的审阅。②联系文章的立意、主题等因素来理解。③多角度揣摩词语的含义。
  
  2、较抽象的语句的理解。必须结合语境,批文入理,并着重揭示出相关词语或句子的潜在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等,要注意“三不离”(即不离层,不离段,不离篇),学会“两借助”(即借助语法知识,借助文体知识)。
  
  3、注意标题。如2007年高考山东卷
  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
  此题要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标题很重要。
  文章的标题是“灯火的温情”,要突出“灯”的温暖,当然要先写黑暗与寒冷。这里的“灯火”、“寒冷”都有双重含义,既指自然界的感受,更是指心灵上的感受。这句话的关键处在渴望“灯”――不怕“寒冷”,就怕没“灯”,转换一下,不就是:人生路上的孤绝环境(与“寒冷”对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与“灯火”对应)。提炼一下就是: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与人格尊严的呼唤坚守。
  
  4、运用了比喻的句子,得琢磨喻体的特征,再探求本体的含义。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的理解,这句话是比喻,是说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理解了喻意,答案就不难了: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难意志。
  
  5、归纳作品的主题,注意文体的不同特点。散文要体会散文的意境。一般的散文,总会描绘、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并通过“物”与“人”来表现这个意境。所以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联想和拓展。小说主题的把握,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一展身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黎明的眼睛
  端木蕻良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全身。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的呢!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到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须开窗子了。
  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走下山来,不知经过多少代,才懂得造个窝儿的时候,他们也只会模仿岩洞。把地挖个半截坑,上面再搭个顶篷。至于窗子,就谈不上了。
  房墙上开窗是后来的事。随着窗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
  窗子,自从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随着时间流逝,层楼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看到高屋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没有创造的窗子,几乎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见到青山闯了进来,打开窗子,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的飞来……
  窗子开了,用不着打招呼,新的空气就会猛扑进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风沙飞入屋中。还有眼睛看不到的微尘,还有很难发觉的细菌,有的是出面拜访。有的是偷偷的混了进来……
  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赞美过窗子,多少歌手歌唱过窗子,多少情人的眼睛凝望过窗子……
  窗子的变化,是值得人们考察一番的。小小的窗子,几乎可以说,是文明的眼睛。在今后的日子里,窗子的变化会更加多种多样了。
  窗子的玻璃会随着时钟,自动调和射进室内的光线,窗子会随着明暗变换颜色。窗框上装有循环水,他可以为居室的主人带走很多他发觉不到的天敌,又可以送进来他需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养分……
  有的窗子不需开合,便能做到通风透光。它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到屋子外边,但是悦耳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
  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
  1、作者开头一段说,“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结尾又说:“现在开窗子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请联系全文,根据语境,分别概括出作者运用“走近”、“迎进”和“迎接”这三个动词的用意。(6分)
  2、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义。(4分)
  (1)窗子,自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2)没有创造的窗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3、第八段中,作者说:“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请根据文意回答:打开窗子只有喜悦吗?为什么?(4分)
  
  “理解词句,挖掘主题”答案
  
  1、“走近”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不经意间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迎进”一词,进一步表达作者主动开窗享受春光的愉悦之情。“迎接”一词,充分表达作者通过“窗口”探求自然、欣赏自然、了解社会的信念,抒发了作者对作为“黎明的眼睛”的窗口的赞美之情。
  简析:三个动词由被动到主动,层层深入地写出了作者对窗的功能的认识及赞美之情。
  2、(1)窗子把人们与自然、社会关联在一起,是人们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2)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
  3、文章的主调是赞美窗子,抒写开窗的喜悦,但是也要防止“风沙、微尘、细菌”这些不健康的、无用的甚至有害的东西飞入“屋”中,混了进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1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