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的“四美”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牛华
有一位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小巷里,高吟乡愁;有一位散文家,时常举目望星天,作逍遥之游;有一位评论家,拿起锐利的笔,声称要剪掉散文的辫子。这个人就是余光中。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又兼做评论和翻译工作,以此构筑成自身创作的四度空间。很早的《乡愁》一诗就让我们领略了作为诗人的他“身在故乡外,一颗赤子心”的绵远愁肠,而作为散文家笔下的《听听那冷雨》(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则将曼妙的诗韵、古典的打击乐、含蓄的水墨画、浓密的情感这四种美和谐统一,铸就了这篇脍炙人口、情韵深挚的文字。
一、饱含古典韵致的“诗意美”
余光中说自己“右手写诗歌,左手写散文”,他的散文也被称为“诗化了的散文”,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雨”作为可观可感可触可尝的自然物,轻易就把蕴蓄在作者心中的情思牵引出来,编织成细细密密的诗意的情网。这网里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意境,是“牧童遥指”的情趣,是“细雨剑门”的惬意,是“渭城轻尘”的春意;这网里还有从少年到老年听雨的故事,这故事让雨变成了电影纪录片;这网里还有身在异地他乡,却产生“荡胸生层云”和“商略黄昏雨”的中国古典意趣。余光中或化用或引用古诗词,让读者仿佛徜徉在汉唐风韵的走廊。
他不仅对古诗词的运用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还常常能根据思想和情感的需要选用变化多端的句式,构成思想驰骋千里,文字横亘眼前的特点。基于此种追求,他注重散文的容量和弹性,力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首先多种修辞的运用,让原本很多普通人眼中可以观看的平面的雨,变成了丰富的立体的雨。其中生动的比喻如“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对偶如“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排比如“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短句叠加如“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把对凄风冷雨的感悟,“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光色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需要读者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感受。文中,冷雨可以看、听、嗅、舔,诉诸多种感觉。第三段“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句,“雨气空蒙而迷幻”诉诸视觉,“薄荷的香味”诉诸嗅觉,“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富于听觉刺激力。这样感觉交通,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使读者如闻如见,如履其境,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也能使散文具有引人的诗意魅力。
我们经常能看到电视上面播放一篇美文,诵读者如痴如醉,声情并茂,似乎文字的情感已经渗透在内心,做到这一点,除了诵读本身的情感关照和投入,当然离不开背景音乐的氛围营造。一篇美文,一定有可以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这是因为美文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内敛的音乐美,这篇散文正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
二、充盈摄魂之魄的“音乐美”
题目中的一个“听”字,就为读者准备好了倾听的耳朵,所以,雨的节奏感、韵律感、平仄协调、起伏转换就应“听”而出了。写雨的出场“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随着季节的变换,雨的鲜明节奏感显露无疑了。雨打在不同的地方,回荡着不同的声响:“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作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把雨在不同地方呈现的不同情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接下来雨的声音和样子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这是轻细柔婉的小雨;“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这是充沛饱满的中雨;“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这是嘈嘈切切的急雨。在作者惟妙惟肖的叠词描摹下,雨不仅下出了层次,也下出了节奏,更描摹出了敲打乐独有的音乐美。雨作为大自然的产物,从古代穿越到现代,从中国下到外国,比人类出现的更早,是音乐的原始鼻祖。我们对它司空见惯,所以,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但是,这段文字打击乐终于叩开了默然的心灵,让我们可以在雨的旋律下翩然起舞。
三、彰显玲珑剔透的“画面美”
雨一直是文人笔下的宠儿,因为它总能有意无意间营造一种沉郁悲愁的意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也好,“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也罢,“雨”一旦下起来,诗人的诗意就和画面合二而一了。王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余光中融诗人与散文家的身份为一体,散文自然犹如灵动的水墨画,将读者的注意力吸附并定格在文字构筑的画面中。看作者的“杏花、春雨、江南”里,一幅简单的水彩,雨就升格成了作者乡梦的依托。“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就能透视出文字背后的内涵氤氲的水墨画。“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雨是下得连绵不断,挥之不去,这能让人想起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当然,雨中不尽然只有黯淡和惆怅,也有恋爱的考验和甜美,像那雨中追逐的青年男女;也有亲情的安抚和关爱,像那母亲在窗外雨声中轻拍襁褓中的婴儿。这些才构成唯美的画面。作者的文字好似王家卫的电影,下笔处即有定格的画面,这些或温暖或凄然的画图,彰显的正是作者理想追寻与魂牵梦绕的生活。
四、涤荡涵盖宇宙的“情感美”
在作者这里听雨,有缠绵的春雨,滂沛的夏雨,有萧瑟的秋雨;有大陆的雨,有台北的雨;有凄凉惆怅的雨,也有欢悦柔美的雨,不一而足。但作者的笔下却是一个掷地有声的“冷”字。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前几段中写出了对故乡母亲的孺慕,对美丽中文的热爱,对中国历史的遐想,对中国文化的景仰。但所有关于中国大陆的美好记忆,在分割漂泊后便只剩下回忆的感伤,于是“雨”便成了一个典型的载体,来承担作者无尽的乡思。余光中先生曾说过:“当年离开内地,乃是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二十一岁,故乡的回忆,文化的濡染都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美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从誉满两岸三地的《乡愁》,到让人不忍卒读的《乡愁四韵》,无不凝结着诗人沉甸甸的乡思。他的终极理想就是“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一直饱含深情地称:“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所以,“听雨”则成了对文化的追思。雨网斜织,满纸离愁,这冷冷的雨,飘入他敏感的心扉,沉淀下的是他难遣的家园之思,难舍的文化恋慕。他说:“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所以,“前尘隔海”是远离大陆,远离民族文化发出的悲叹;“古屋不在”是因年华流逝或传统的承载不复存在而发出的叹息;“听听那冷雨”,也就只能在记忆的余生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为了不使这冷雨过于苦涩,作者在不忍言说的乡思之外,还是点缀着些暖色调的情感,浪漫甜蜜的雨中爱情进行曲,细腻温馨的亲情抚慰,给以乡情为主打的主旋律上,加上了轻柔欢快的亲情爱情的和弦,于是情感在点缀润色中自有丰腴充实的美。
新月派诗人在创作诗歌方面,强调“三美”,而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创作上更是锦上添花。让读者多维度、全面体、深层次地感悟文字的力量。所以诗意美、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这四美已经成为“余式散文”的标签,这不止是文字本身的力量,也不止是生活的沉淀,也不止是对文化的热爱,更多的是情感的蕴蓄。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二中学(256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