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苹果”教成“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海妮
最近,在教育博客上偶识颇有思想见地的段老师,并就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颇多收获和感慨,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当年,年轻的段老师初为人师的时候,从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她无限憧憬的教师岗位。初为人师,满怀激情与理想,她最大的愿望是让她手下的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让她的弟子每天都朝气蓬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种子”,让她的班级独占鳌头……几年来,段老师也在不断为她的“奋斗目标”孜孜以求,任劳任怨,那么结果呢?段老师满怀惆怅,摇摇头说:“备感受挫呀。”一语道尽年轻教师一番心血付诸东流的无奈和辛酸。
之后她问我:“我是不是在一直作着把苹果教成梨的努力呀?”“把苹果教成梨”?!我告诉她我非常喜欢这个暗喻。是呀,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不也在作着把苹果教成梨的无效劳动吗?
在与段老师的交流中,她也告诉我:碰了无数次壁以后,才渐渐发现一个事实:人和人之间是有很大不同的。正如有人说的:花开的时间、绽放的色彩、呈现的形态尚且还不一样呢,人也应该有自己的节奏或说是显露的时间吧。她还告诉我:现在,她做班级工作不再象以前那样太过苛求每个学生,不再象以前那样稍有不如意,即对自己过于自责的负担。她说她现在开始懂得尊重每个学生自己的发展速度,并开始真正理解并实践“因材施教”。
看到段教师的话,我仿佛看到了她厚重的思想、睿知的心灵,也能想象段老师那“破茧出蛹”之后的轻松和成熟。
在与段老师交流的日子里,我也告诉她这样一件事:一位大学教授,他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人猜想他一定更爱他的女儿。于是我问:你只有一个女儿,你是不是最爱你的女儿?当有人拿这个问题问他的时候,他回答说:“不,我的三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用不一样的方式去爱他们。”这个回答曾让我很震撼。他们都是不一样的,我用不一样的方式爱他们!
为此,我告诉段老师这样一种感受:教育,也许应该让爱作底色。
在以后的交流中,我们还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一个好老师能够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在最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最小的代价帮助一个“苹果”成为一个“苹果”;同样,也在最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最小的代价去帮助一个“梨”成为一个“梨”。
反思:
这个世界虽然无比的大,但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要珍爱每一个独一无二的苹果和梨,还有桃子、香蕉和橘子,等等一切。我们还要用苹果喜爱的方式去爱苹果,用梨喜欢的方式去爱梨。学校、老师、家长、社会都无法改变自然的指印,能够做的就是协助自然,让自然的指印以最完满的方式显现。
而现行教育在很多方面所做的恰恰相反:不是很多家长硬要喜欢艺术的孩子去学经济,老师硬是要求没有抽象思维天赋的学生在数学上得优。只要社会流行什么,他们就要孩子去做什么,不论孩子和自己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在所不惜,最终受挫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学生、家长和社会。而这种一定要违背大自然指印的意志,最终总是以成人的失败而告终。
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不应该也不可能把苹果教成梨。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先要努力观察自己的学生或孩子,看他们是苹果还是梨,然后就是尊重自然的旨意和节律,尽一切力量为他们创造成为苹果或梨的条件――在最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以人类的知识和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指引学生和孩子,让他们以最小的代价去实现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做最好的苹果或梨中的一个!
(山东省高密市姜庄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