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学新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它通过:一、广开渠道,激发阅读兴趣;二、加强训练,交给阅读方法;三、科学评价,形成阅读习惯这三方面的阐述和论证,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
  
  多年来人们一致认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明确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这充分说明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人们在自然活动中,如果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语文这个基础工具,必须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而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则主要体现在阅读能力和表现能力两个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面对的重要问题。我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对阅读的理解,阅读能力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的能力,即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这三种能力由浅入深,有低层到高层,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力系统。因此,一个人只有提高阅读能力,才能准确理解、吸纳语文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来武装自己,形成独特的意识和个性,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富于个性的思想感情。从这一点来说,作为语文教师就得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鉴于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正确掌握、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钻研的一大课题。
  一、广开渠道,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所说的“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只要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阅读的自觉性。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甚至讨厌,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不懂的阅读的重要性;二是对阅读抱有神秘感,面对文章感到无从下手;三是畏难,觉得自己读也读不懂,与其白费精力,不如得过且过。这些心理障碍不克服,就不会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就不能调动阅读的积极性,自然的就不能很好的提高阅读能力。
  二、加强训练,交给阅读方法
  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应着力抓好“读、思、问、写”四个环节的训练,力求让学生通过练来掌握学法,形成阅读技能。
  (一)“读”的训练。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这里的“读”是朗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更高的激情投入到更深的阅读活动中,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思”的训练。思即是在默读中思索,面对学习的文章,通过思维活动,理解、概括归纳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辨析关键词、句、段的妙用,理清材料的取舍和布局条理,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点明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说明了学习中“思”的重要性。
  讲是练的基础,应精悍简练;练是讲的继续,要触类旁通。精讲巧练的核心是启发,“启”是前提,“发”是结果,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探究出答案。因为学生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学时教师应抓住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讲深入讲透彻,剖析出语文的重点、精髓,使学生领悟通透,能举一反三。
  (三)“问”的训练。问,就是提出疑问,或口头设置问题,或书面设计测试题。
  思源于疑,疑在于问。问得恰当、科学、合理,会激发兴趣,开启智慧。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的作用很大。
  (四)“写”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读懂了课文的内容,教师的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如果学生只会把老师讲的、同学说的死记硬背下来,而不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那可以说阅读教学没有达到目标。因此,如何让学生把在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意义所在,也是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为了实现“课外的问题答案课内找”的衔接,一定要抓好“写”的训练。所谓“写”,既是把上述几个环节的内容重点,进行整理归纳,付诸笔端,形成文字,把抽象的、易忘的内容固定化、长效化。
  通过写的训练,只要牢记了各知识点的内容,就会形成一种解题技能,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可以逐步提高了。
  三、科学评价,形成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是学好知识的基本功,培养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在不断的阅读教学中来实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还必须养成新闻记者的习惯,时常对阅读能力进行操练,这样能不断提高,以致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科学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阅历各异,在阅读训练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错误,教师在评估时就得认真对待。评估时,须遵循这几个原则:1、真情原则。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2、民主原则。当发现学生的答案有失偏颇时,不宜图省事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耐心、细致的引导他们分析原则,在师生的民主讨论中让学生发现思维的错误,认同正确的答案。3、鼓励原则。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教师要一分为二看待,不能一棍子打死,以致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诸如某生用词巧妙,某生思维活跃等,让他们在惋惜自己不足的同时,又能以新的激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4、开放性原则。当学生得出言之成理的不同答案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性地运用学到的阅读知识,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养成阅读习惯,在经常的课内外阅读中操练阅读能力,使他们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抓好阅读教学,尽可能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山东省邹平县高新街道办事处吕家幼儿园2562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