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文章通过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教学实践中得出一些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教育既是一个国家全民的基础教育,又是一个民族成员的素质教育,同时还是一个人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和重视,每次教学改革语文课程总是首当其冲。但是就是这样一门植根于母土的基础学科,多少年来连自己的学科性质也缺少一具合理的、明确的、科学的界定,以致语文学科教育改革摇摆不定,强调思想教育时,几乎把语文视同政治;重视工具作用时,又几乎把语文当作语言学来教,活生生的一篇文章被支解得七零八落、索然寡味。新课标从多年的语文教育改革实践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融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语文学科的实情出发,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新的科学的界定,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新判断。
  而现在的问题在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失,即死守传统的知识体系,以知识为本位,加上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负面影响,还有社会急功近利浮躁心态的驱动,课堂上处处讲的是知识点,文言语法,现代汉语修辞和语法知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被过分地、片面地强调。另一种偏失则是相当多的老师受弱化工具性观念的影响,反对知识本位,不大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光环上,这是偏重了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
  
  一、中专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
  
  中专生在初中学习阶段中对语文材料有所接触但范例领悟不足,也就是说,他们都已接触到字、词、句、段、篇等层级的语文材料,在大规模的测试中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通过率。但这些通过率应该说是不如人意的,除测试小学毕业就应掌握的常用汉字获得接近满分的最高人平均通过率以外,其余层级的人结果都不理想;对语文知识有所了解但图式建构不全。他们对归入语法、修辞、逻辑、文学、文体类别的语文知识,虽然也都有所了解,但对他们作为语文知识的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的把握及整体图式的建构都很不全面。其主要原因是原有语文知识经验积累的不足,尤其是这些积累未能全面系统地建构成为语文知识图式,因而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语言环境就不能自如地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知识迁移力低、遗忘率高、深广度有限;语文能力有所培养但层级不高;语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所调动但潜力发掘不够。语文智力因素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考等,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时常发生重大作用的非常活跃的因素。他们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于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对知识的新鲜印象强于巩固性的记忆;课内强于课外,不重视语文课的预习、复习环节,甚至从根本上就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等。这实质上说明初中生在语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到了中专学习阶段,其语文学习的自觉性、目的性、思辨性、独立性方面已有明显的进步:语文学习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已开始在语文学习的意义上改变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一些片面的认识,不仅在课内学习中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而且将自觉性迁移到课外;语文学习的目的性进一步地明确。更加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学习的思辨性进一步增强。中专生因其心理发展的独特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概括能力、议论能力和逻辑抽象能力,学习用自己特有的观点、态度、理智和情感去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掌握知识、发挥才能;语文学习的独立性进一步形成。
  
  二、准确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免不了要使用语言跟别人打交道,所以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从工具性出发,语文课程就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语文的实用功能和表现课程实践特点。关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是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其中的“适应实际需要”也就说明了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所以语文课堂首先必须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有关知识,培养其应用文字的能力。新课标还在阶段目标中明确了学生必须达到的识字的数量,书写的要求,阅读及写作的要求。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所谓人文,《易・贲》写道:“文明为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人文”就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为了“教化天下”。简言之,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人文性就是文化性,语文的人文性就是它的文化内涵。语文学科反映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因为任何民族的母语都凝聚着该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民族价值,它对于发扬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为了学做人,发展人。因此,语文当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当然是人文学科。
  语文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舍弃了人文,就舍弃了语文这个工具,语文教育就会走向失败;当然,语文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载体来实现。
  教学根本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三、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针对中专学生的语文基础和现阶段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兼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的任务。
  (一)通过听与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体悟语言
  针对中专学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课文当作例子,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诸如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法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等,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感受语言。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积淀为语文素质。
  让学生感受语言,教师就应有感情地范读,让学生反复地听,再反复地读,在听读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辨识生字词,积累词汇、句式,进而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语言,去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俗语云:“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是古人常用的读书教书之道。“读”是语文学习第一法,“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色,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不能算语文教学。优美的诗文、小说、戏剧最适于美读,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读懂课文,读出情,读出美。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从而入情、入境、会心。
  (二)通过语言训练让学生碰撞出灵动活跃的思维火花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中专学生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可以让学生对语句进行改造或仿写,对信息进行筛选与重组等等。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充分激起和借用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储备”,让学生的思维与内心去触摸、碰撞作者灵动活跃的内心世界。从而生发出由衷的、真切的感悟,获得心灵的震颤与智慧的启迪。

  (三)通过语言训练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
  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人格,这也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对人的情感的熏陶作用是巨大的。我们的教材中入选的文章有很多是思想性、哲理性与文学性都很强的作品,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等文章,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不同的文章,让学生走进文章,走近作者,体悟生命,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丰富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藏着丰富的美,有自然美、语言美、社会美、人性美等等,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美的世界,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努力培养学生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以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语文教育应当追求显性与隐性两方面成果的获得。显性成果指的是那些能用考试的方式进行效果检测的语文知识和能力;除显性成果外还有一部分语文教育的成果是隐性的,是以“内在”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如学生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等。过去的语文教育追求显性成果而忽视隐性成果的获得,从根本上讲,是忽视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客观存在,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功能的丧失。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扩大自己的视野,关注自然和人生,涉猎艺术、科学等广泛领域,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力、感受力和鉴赏力,通过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最终将外在的美逐步内化为自身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趣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五)积极拓展课外学习资源
  “语文教学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特别是中专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又处于情感丰富期,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组织和调控课外活动,将“课内”与“课外”放在同等地位来规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堂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如围绕一个课文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再回到课堂讨论等。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教师必须有高尚丰富的人文情怀,既是“经师”,理是“人师”。所以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努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教学个性的和谐统一的路子。
  总之,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能力,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了它的工具性,又体现了人文性,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这既是语文教改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
  [3]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4]冯起德.试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9).
  [5]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6]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饶腾杰.语文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8]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