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形势下,小学语文的人文教育面临新情况、呈现出新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只有更加注重情景化与个性化的课堂设置、强调学生自我生命诉求与体验,对教学文本进行深度阐释,深入探索话语传播新途径,才能确保小学语文人文教学目标实现与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提升;实践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不断的推进,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了更高的重视。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建立阶段、性格品质的塑造阶段,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应当注重人文性。
一、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中的精神内涵
(一)教材中的人文资源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文中通常都会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每天课文中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并且蕴含着许多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所以,教师就要充分重视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真正地把握在文章中蕴含的人文性,从而通过情感传达给学生。
(二)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的人文底蕴
语言不但是人们交流与互动的工具,另外其中还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底蕴,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并且鼓励学生可以阅读更多的一些名篇,背诵许多精彩的片段,积累优秀的语句,全身心地体会到在语言中蕴含的人文底蕴,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人文意识,实现人文教育的合理渗透。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情境
为了可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造人文性课堂,那么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出思想与言论均比较自由、宽松的教学情境,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与创新机会。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可以更多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丰富其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另外,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将个人的想法与感受表达出来。针对教材或者是教师的观点,学生也可以提出疑义,假如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也采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并且要积极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只有教学情境比较自由宽松,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中蕴含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策略
(一)挖掘基础教材,彰显课文的人文性
很多教师在面对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这一话题的时候,会有种一头雾水的感觉,不知道应当从哪个方面进行着手。实际上,构建人文性课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挖掘基础教材,从课文方面彰显人性。小学语文的教程中,包括了许多中外著名的文章、古诗。这些文本的选择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学习这些文本,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如果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还能够以文本为基础,发展课堂人文性,为学生提供情感教育。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合适的情感切入点,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境感受,从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性格品质。
(二)促进享受学习,营造环境的人文性
构建人性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从环境方面着重重视,营造环境的人文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行为很大一部分都会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习会变成一种享受。不合适的学习环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良行为的形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出适合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合作交流、自主评价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的品格,打造人文性的语文课堂。
(三)、感悟基础——整体把握
多年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喜欢把文本肢解的支离破碎,其实文本是个鲜活的整体,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悟文本的內容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学生只有整体感悟,才能领悟到文本的美,才能在脑海中形成完美的画面。
笔者在教学《第八次》时,通过通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文章是写人还是叙事的,接着让学生再次读文章,能够找出布鲁斯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文中哪里体现出来的,他这种精神文本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最后分析课文,为什么说他不屈不挠,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笔者不断地引导学生重点感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精彩处,反复地品味,把感悟的亮点深入,让学生会意、入情、明理。
(四)教学主题设置面临现实冲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本质是指向人,指向的是学生这一“鲜活的个体”。同样道理,语文教育的本质也是指向“学生”,旨在形成学生内心实际,培养具有文学素养的个体。为此,语文教学主题设置中天然地蕴含着主流价值理念与观点主张。然而,社会的影响却无形间增加了当前语文教学主题设置的难度。一方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受到“娱乐至死”“泛娱乐化”等思潮的影响,理解文学、艺术与历史的娱乐化逻辑被强化,认识论中“暴力美学”特征被过度渲染。这势必造成某些学生日常行为的正向偏离,也更加凸显语文教学中人文话语主题设置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与传统知识习得方式不同,现在语文课本几乎所有内容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这造成了学生对课程主题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愿深入去体会知识与能力提升的隐秘关联,自然也就无法聚合成对其中蕴含的人文理念的准确理解。因此,与教学相关的、学生关切度较高的问题,教师倘若不能及时给出权威解读,话题便面临被无限曲解的可能。
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也取得巨大进展,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另外,也开始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自由发展。因此,每位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加强思考与研究,积极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課堂,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彭月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践,2017,(02).
[2] 张崇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J].读写算:教师版,2017,(34).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第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0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