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在教育互动中,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经久不衰的语文智慧,重视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启蒙,开创出轻松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语文的视域中积极的展开联想,大胆的进行质疑,进而从不同的视角感受语文的魅力,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衔接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从基础的语文认知出发,形成对语文深刻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培养;提高
引言:人文素养主要指学生精神层面的素质要求,是在语文基础的夯实下,通过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向上,以进取心求知,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的过程,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在授课中,由浅入深的体现出语文的内涵知识点,让学生对语文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感知与认知能力,促使学生在语文的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集中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深入挖掘,传承经典
我国的语文教材中融入了较多的精神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更多的语言智慧,教师可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知识信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我国的历史文化较为丰富,可渗透有关的历史故事、情境信息、背景资料等,通过一些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在语文的知识累积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语文的文化素养。例如:一些较为经典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传统的节日想法、古诗词等,教师应改变死记硬背的任务布置形式,让学生对于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播放近期开展的“诗词大会”等视频,让学生也尝试代入情感,提出自己的理解意见,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讲究语言的应用艺术,让学生在如沐春风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韵味。
2.增强实践,展开互动
语文的人文素养培育可通过实践来实现,打破课堂上的空间限制,学生走进语文的情境视域中,通过实践深刻的感悟语文的真知灼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可在实践过程中,营造出自主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知识的讨论,畅所欲言的进行互动启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定的早间语文朗诵活动,如果条件容许,可以亲自领读或者让朗诵技巧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领读,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够起到提升小学生朗读水平的作用。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或者年级内部开展一定范围的小学语文比赛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起到激励小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自我探索的作用。可以首先在每个班级内部开展小学语文书画比赛、故事讲演比赛及作文大赛等,这对于营造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相关知识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时,在组织相关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请一些较为著名的人士到活动的现场进行现场的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讲座等,并对学习相关的参赛作品进行全面的评析,不断提升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环境的整体质量。
3.反复诵读,加深理解
所谓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通过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实践能力的提高。而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大要求中,“读”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雪孩子》一课中,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够较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首先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并随之产生一定的疑惑,如雪孩子是怎么出现的?雪孩子没有脚靠什么动的呢?为什么雪孩子有和我们不一样的红鼻子呢?但这些问题还没有切入课文的重点,是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好奇爱玩的天性驱使其提出的问题。而教师不应当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我进行对文章的阅读,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提出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与思考,得出了结论:因为文章的开头已经提及,此时的天气已经下了一天一夜大雪,有了雪孩子们自然能够堆雪人。而由于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在童话的笔下雪孩子会动只是虚构的。而学生通过课文的配图,不难发现雪孩子的鼻子是用胡萝卜替代的,所以它的鼻子是红色的。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与深入的思考,不仅解决了先前的问题,更在进一步的阅读中发现了新的疑惑。教师仍然不急于解答,应当鼓励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文章,自我寻找答案并讨论分析,当最后仍然没有解决的时候,再由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4.创设情境,陶冶情操
语文核心素养涉及四个方面,语言,思维,文化,审美。语言是核心中的核心,语文中的思维是语言的思维,是由语言活动,语言作品体现的;语文中的文化应该是语言的文化,是由语言和言语所承载体现的;语文中的审美,也应该是语言的审美,他是区别于音乐,美术,建筑的,是语言的艺术。老师在课堂实践的探索中应该关注文本语言的品读,力求在语言品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除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活躍课堂气氛,渗透人文关怀的方式外,还要学会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众所周知,小学语文的内容一般都是记叙文或者说明文,如果只是单纯的简述,相信并不能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目的,所以,创设情境是非常好的选择。例如,在学习龟兔赛跑时,如果教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再让参加表演的学生总结心得体会,那么,就会让文章寓意更加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5.构建评价,提高认知
为了让人文素养进一步得到提高,学校可以构建发展评价,把小学语文的教学按评比的方式进行。例如,期末或者期中考试中,可以不光以成绩做评比,而是把课堂气氛或者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评比标准,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升人文情操,语文的教学也会更加丰富。
6.课外拓展,丰富内蕴
鼓励学生体验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更好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教师也需要积极走出课堂,在课余生活中鼓励学生多投入体验,从生活出发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力争更为自然有序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编排一定的课文短剧,并在课程中向广大师生表演。又如,针对课文中持不同意见的学生,也可组织其开展小小辩论赛,以期更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通过丰富的课余活动,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实践之中张扬个性、表达情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只有切实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表达情感的舞台,才能更好帮助每一位学生寻找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并获得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更好吸收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文思想。
参考文献:
[1]黄健民.让人文性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根论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J].大学教育,2012,(03):43-45.
[2]黄芳,侯纯珍,徐立峰.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师范生文学素养调查分析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12-115.
[3]于海洪,查建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基本素养探析兼论来自现实问题的草根培训[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02):29-32.
[4]朱喜平.论在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J].吉林教育,2017(26):73.
[5]沈新春.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感悟[J].考试周刊,2013(07):36-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