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校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人们都爱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来说明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
  在新制定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在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一是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体育兴趣,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可能,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体育活动的方式,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直接体育兴趣,我校开展体育活动,由于器材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学生特别爱好打篮球,那我在上体育科中,多开展打篮球的活动,如篮球游戏,篮球教学比赛等等使学生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培养体育活动,达到培养体育兴趣。在选材方面,选一些基本不变的内容,必须有的内容,和学生比较感兴内容。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和学校传统体育项目之类的,如田径项目的必选的,篮球,排球等等。学生喜欢做有东西玩的项目。对于田径内容,学生特A别不感兴趣,但特别不感兴趣,就不能说去掉田径内容。田径是运动之母,什么项目都是也田径项目为基础,所以呢,在体育课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田径安排,、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
  1.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体育成绩提高较慢。
  1.1意志品质薄弱: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1.2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体育后进生”大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难而退。
  1.3心理矛盾,情绪不稳:“体育后进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
  2.“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2.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体育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从肯定成绩入手,引导其克服困难。
  2.2关心爱护、表扬激励:“体育后进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体育后进生”,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体育后进生”的帽子,要分清情况,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
  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2.3激发个性、团结协作:用民主的作风进行管理,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体育后进生”,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能引起焦虑,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当鼓励“体育后进生”竞争、协作,放手让他们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成长。
  2.4对症下药、耐心指导: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某同学在学习短跑的途中跑技术时“坐着跑”,教师就要仔细地观察,是腿部力量太差还是技术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问题一旦找准,即刻提出纠正办法,使其尽快掌握技术。
  2.5降低标准、同等评优:在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或课堂练习时,适当降低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体育后进生”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对此,教师应事先周密考虑,提出合理的练习的重量、高度、远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在分组教学时应尽量把他们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地把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的“体育后进生”,作为说服教育其他“体育后进生”的依据,并令其帮助其他“体育后进生”练习。在此情况下,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我也能完成”的信心,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具有说服力。
  2.6个别指导、优生帮促:教师针对“体育后进生”在素质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课后辅导或布置课外任务,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提高。是使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指导他们练习时,态度要亲切,指导要耐心,手段要多样,课上课下结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苦心,从而放下包袱,提高练习效果。另外、还可以指定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的学生帮助“体育后进生”,同学之间形成教与学、帮与带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与自卑,便于解放思想,投入练习。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体育后进生”自信心,使他们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协调发展;对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进行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多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转化“体育后进生”。 一、 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提高女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为了合理地安排体育教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高二女生中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羽毛球、乒乓球,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排球、篮球,最不喜欢的运动项目有:800米、铅球、。从调查结果来看,高中女生喜欢运动量不大,易于练习的运动项目,而对于诸如800米铅球这样运动强度大,脏的项目则有明显的排斥心理,调查中还显示由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某些项目的学习周期太长,不集中练习,学生容易生疏、忘却。达不到教学效果,比如:排球,从小学到中学都有练习要求,而调查表明有74%的同学不懂得如何打排球,有23%的同学表示从未打过,她们对排球的了解仅从电视上的得到的一点经验。

  综合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和调查情况,我在高二年级女生体育教学中选用了排球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选用排球作为主教材?
  (1) 中国女排在世界上辉煌成绩的影响。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曾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女排队员们奋力拼搏的场景,她们的每一次矫健的跳跃,娴熟的挥手,振奋人心的呐喊,热泪盈眶的拥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排球运动的特点,排球练习时运动量不太大,强度可以随时调整,没有大量的奔跑,和相互的碰撞和冲突,适合女同学练习。在调查中有学生提到体育课四十五分钟,剧烈运动后回到教室,特别是夏天,满头大汗的,下一节课又是文化课,老师看到会有不满,自己上课也难免因疲乏而精神不集中。女同学特别不方便。
  (3) 学生的意愿。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初中体育课排球教学时间很短,还没有学好就结束了,根本无法练好,但是还是愿意学习排球,希望高中能继续学习。
  但是在教学中并不是仅仅练习排球,而是在教学中还利用排球进行投掷、短跑、跳跃和耐久跑的练习。一年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用学生的话说“感到身体的柔韧性,力量等方面都有所发展。特别是力量方面,令同学们刮目相看。由于排球还要左右奔动、跳跃等,平时最薄弱的长跑在平时没有锻炼的下也可以及格,这是感受最深的。”“我只是不在讨厌跑八百米了(虽然我跑得不快)因为有时打一节课排球比跑八百米还累,但在练习中不感觉到累。”二、 组织教法得当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节课如果教法组织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即使是铅球等一些枯燥的教学课。反之如果教法组织不当,即使是游戏等一些学生爱玩的运动,学生练习起来也如同嚼蜡。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教排球移动时,我没有单纯地进行移动教学,而是在教之前,用绳子绑住球,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脚步移动,然后再把移动步伐融于排球练习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起来。
  其次,注意循序渐进,有浅入深。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要求。通过调查反映,虽然高中学生在初中有的已经学过排球,但是他们并没有排球基础。因此,我在给高二女生教排球过程中,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她们就会不满足,自己就会要求学习较难技术。如在高三教排球扣球以后,有些同学就不满足四号位扣球,要求进行快球进攻学习,而且兴趣很大。
  第三,注意考试的运用。现在一提起考试,我们就会想到应试教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提倡应用考试,好象有点不合时宜。其实,巧妙地运用考试,也会对技术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排球学习垫球时,很多女生怕痛,而且没垫几个就飞了,积极性下降。这时我要求进行排球垫球考试,考试要求不高。只要大多数学生稍加练习就能达到,这样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刻苦地进行练习,考试时很多同学都感到意外“我也能垫满分”,积极性一下子又提高起来。高二(7)班俞靓同学写道“这次考试我得了满分后,对排球一下子就有了兴趣,不知不觉间我的排球有了进步,个人垫球可到200多个还能与同学合作垫球”。
  第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如固定的队形、同一个教材等,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三、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因此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 多用激励的语言。
  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我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练习,有些学生在练习排球时,垫球很差,产生不想练的想法,我就说以你的条件一定能够练好的,注意动作节奏和方法,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去尝试一下,别人能行你为什么不行呢?在我的鼓励和激励下,那些不想练的学生又恢复了信心,提高很快。高二(4)班袁虹在体育感想中写道:头上的汗水和手上的痕迹渐渐地多起来,换来了我的一种奇妙感觉,第一次我觉得身体是如此轻敏,和排球是如此默契配合,当然看球也很顺眼!
  (二)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伤害,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好处。特别是高中女生,她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对男教师即渴望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男教师在和女生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学生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参与到学生中练习。
  女同学和男同学不同,男同学一个篮球,或足球就可以玩得满头是汗,而女同学由于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她们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我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四、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首先,在练习中我提倡技术好的同学多和技术差的同学练习。因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同学,能够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同学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且使练习密度加大,可以打好几个来回,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动作好的同学在练习中体会到做老师的感觉,要想教别人,自己技术必须要提高,在练习时对方给的球或左或右、或高或低,而自己回球要到位,这样给自己也加大了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刺激她们积极性和兴趣的提高。
  其次,注意发展学生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多运用学生示范,在练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教师就是要去发现她们的优点和长处,给她们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一方面学生可以体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学生觉得她们能行自己当然也能行,减少了心理压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五、 提高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理论知识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提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能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动作的理解增加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排球教学中,我加强了对排球知识的传授,教学生如何去观看比赛,欣赏比赛。学习排球的发展史,及排球裁判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有学生说“我非常喜欢看排球比赛,但是就知道哪边得球,哪边胜哪边负,而解说员讲得快攻,交叉配合等听懂看不懂。现在体育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去欣赏排球比赛,也了解什么是前交叉、背交叉、后交叉,什么是梯次、夹塞。看排球内行多啦!坐在电视机前也可以指手画脚的了,有时候还和同学一起去试一试呢”。可见,体育理论知识的提高可以使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使学习兴趣得到了升华。结束语: 人的兴趣不是与生就有,它是需要一定的基础上,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而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高尚的享受。一年半的排球学习,学生的各项素质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了很大的提高。高三时达标合格率100%,良好以上的达到82%,比高一时69.5%高出12.5%,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很高。我们可以从高三女生在体育课小结中看出教学效果,高三(1)杨好同学在小结中写道“说实话,以前初中体育课是最让人害怕的。尤其是初三,整节课都是跑步。到了高中,体育课不在是为应试而备的,增加可趣味性、实用性。特别是上排球课,这两个学期以来,我对排球由陌生到逐渐熟悉了解再到有兴趣练球,这一转变无疑是体育课带来得。其中自有甘苦,但我们全班同学都喜欢上体育课…”。高三(7)俞靓同学写道“…通过学习排球,锻炼了我们的柔韧性,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体育课也变的生动多彩,更吸引人了。希望排球课能继续下去,我发现这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了呢!”高三(6)王佳园同学写道“…现在体育课不再枯燥乏味,也不再因为800米而恐惧。它让我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可排球的基本技巧,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99年1、4期)
  [2]《试论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艺术》 作者 吴键
  
  来稿日期:2010-0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