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学科探究性教学策略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 晶

  摘 要:探究能力作为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三大能力之一,对有效提升学习效能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作者就新课标下开展探究性有效教学进行了粗浅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效能
  
  进入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具有探究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需要的紧缺人才。作为探究性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更应适应时代要求,将培养具有自主探究问题、能动解答问题、积极思考研究的学生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实施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实践探究、创新思维作为学生必备的三大学习能力和重要培养目标。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并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和要求。本人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
  一、体现生活性,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潜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能够有自主探究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数学作为一门生活的艺术,它“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因此,教师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生活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设置真实情境,质疑情境,想象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真正将学生融入学习活动中,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一分子,产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冲动和欲望,从而有效挖掘学生发展想象力的因素,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动性。如在教学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知识时,教师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向学生出示了“1.现在要观赏一幅壁画,若壁画悬挂的高度一定,那么人要站多远的位置时才能有最大的视角?2.如果有两座建筑物相距的距离比较远,那么如何通过测量角度的方法测出他们之间的距离?”两个现实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的学习。教师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将学生探究新知的能动性进行了有效地激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为学生更加自觉主动的学习知识、探索新知奠定了积极的思想基础,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体现差异性,重视典型问题教学,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切身感受到,学生在对同一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探究方法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究其原因,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探究思路、探究方法、探究过程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却都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性教学时,可以紧紧抓住学生个体存在的这一特点,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把准教学知识的重难点,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时探究活动,同是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实现学生对探究问题过程中探究方法正确性的科学理解,有效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在“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知识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重难点,向学生提出了“已知sin(π/4-x)=3/15,x∈(0,π/4),求cos2x/cos(π/4+x)的值”的问题,由于这一问题是利用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解题,因此,其解题思路有各个击破法,分别求出cos(π/4-x)与cos(π/4+x),代入原式求值、约分法,将cos2x的值带入原式,分子、分母约分再求值、分解因式法和凑角法进行问题解答。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究活动,从而实现不同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学习效率的增强。
  三、体现丰富性,开展多种教学形式,提升学生探究的成效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场所,是完成教育、教学和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主要阵地和途径。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探究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学习小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与积极性,通过合作和沟通,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提升了对新知识的分析思考能力。同时要加强学法指导。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要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在习题教学时,可以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及变式训练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性,逐步养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有效实现学生在探究问题训练过程中实现探究效能的有效提升。
  总之,素质教育对高中数学教师探究性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广大数学教师更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觉、能动、独立的探究知识,实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能力、数学品质得到全面、稳步、自由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