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 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突显了对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视。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接的、整体的感受,它包括语音的感受、语意的感受和语言感情色彩的感受。小学是儿童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的基础阶段,对其语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然而,我们很多的阅读教学往往都忽略了这一点,常常把一篇优美的课文、一段精致的文字弄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充分挖掘:
  
  一、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我国的语言极富音乐美,或铿锵有力、斩钉截铁,或高山流水、低回婉转,教材中许多课文,认真读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唐诗宋词、一些优美的诗歌、童话,都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绝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掘其中的音乐美,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认真感受、欣赏、体会其中的音乐美,从而爱上祖国的语言。课文《雨后》是-一首儿童诗,描写了雨后初晴孩子们快乐嬉闹的场景,这是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在指导朗读时,我先指导学生找出各段的韵脚(用“一”表示),在读时把韵脚稍稍拖长,接着根据诗的内容划分出音步(用“,”表示),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然后确定朗读的重音(用“・”表示),这样,整首诗读起来,强弱缓急、抑扬顿挫,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学生反复吟诵,陶醉于雨后初晴的快乐嬉戏中,陶醉于课文优美的旋律中。长期下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使学生成为“语言的音乐家”。
  
  二、在精当深刻的点拨中领会语言的意蕴美
  
  我们的教材所选的课文,基本都是经过长时问考验和甄别的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精品,不仅有着韵律的和谐美,而且有着深刻的意蕴,我们应十分注重课文中关键词句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枫桥夜泊》这首诗,有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如何理解这个“对”字,“对”是“朝着、面对”的意思,学生很容易理解成此意,但把“对愁眠”理解为“面对着忧愁睡眠”显然是说不通的,于是,我翻阅了刘学锴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一书中的解释,刘先生是这样说的:“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像“伴”字外露。所以我向学生解释,诗人客舟长夜,在寂静冷落的环境中,羁旅之愁,油然而生,难以入睡,不知不觉,月亮已经西斜,栖鸦又在啼叫,才感到已是将近天明了。诗人通宵未眠,孑然一身,只有愁绪相伴。“对愁眠”就是“并愁眠”“同愁眠”“偕愁眠”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伴着愁绪躺卧在船舱中。这样一点拨,学生在朗读时,自然而然地就读出了诗人的那种满腔愁绪。抓住关键词语、句子,能使学生更好地读出文章的味道,体会语言的内在意蕴,使学生对语言的美感认知更为深刻。
  
  三、在惟妙惟肖的角色扮演中体验语言的情趣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等,这类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前段时间,不少学校编排的课本剧,大受学生的欢迎,这一形式大可以迁移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因为儿童是极富想象力的,他们往往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与之同忧共喜。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凭借角色效应,在情境中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他们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说说狐狸是什么特点、老虎又是什么特点,狐狸说话时,是什么语气,什么表情,老虎说话时又是什么语气,什么表情,然后分角色进行朗读。学生在表演中,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和表演才能,他们与主人公一同思考,一同感受,读起来绘声绘色,情趣盎然,很好地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以上只是笔者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受,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综合的活动,方式方法很多,但却很容易被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堂所忽略,所以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这一教学目标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