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一个老师,在对待“学困生”时,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做好思想工作,一方面细致耐心地引导他们,使他们对所有学科产生兴趣,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关键词:学困生 兴趣 信心
   所谓"学困生"是指学习吃力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厌学、逃学、辍学往往来自这层学生。因此,作为一个老师,在对待"学困生"时,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做好思想工作,一方面细致耐心地引导他们,使他们对所有学科产生兴趣,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较多的"学困生"中,由于学习成绩差受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分析学习差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因小学基础太差,进入初中后,课程又增多,因而跟不上教学进度;另一种是因小学老师的教法与初中的不尽相同,一时又不适应因而导致学习下降;还有的学生平时贪玩,没有安排好作息时间因而导致成绩下降。第三,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够好,不会听老师讲课,而无法提高成绩。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长期以来,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数学课给人的印象都是枯燥乏味,难学难懂。但是就其重要性而言,它排在众课程前面,然而就其教学效果而言,却常常列到了最后。的确,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将学生们无法真实感知的符号推来演去,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大多学生对于数学课有一种畏惧心理,对于"学困生"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要想帮助"学困生"学好数学,我们数学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困生"体会平等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相信学生,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这些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要讽刺、嘲笑和挖苦那些"学困生",以免损伤他们的求知欲和自尊心,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和魅力,诱发学生的表现欲。
   二、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是"学困生"体验成功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能力。"基于这一认识,老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课堂教学中老师将一些鼓励性的或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蕴含在提问中,如:"看谁说的对"、"看谁做得又快又对"、"看谁想的方法最好"、"看哪一组的正确率最高"等等。经这一问,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刺激和诱发,学生竞争意识就会被激发了。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留意"特困生",备课时准备一些相对简单一点的问题,让他们能轻松答对,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用教师的爱心点燃"学困生"的信心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有人认为学习较差的学生是智力差,其实多数学生不是智力水平低,而是在面对学习时缺乏自信心,读书对他们而言是被动的,久而久之,产生了学习的畏难情绪,学习在他们心里形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形成心里障碍,谈何进取?当教师遇到学生这一心态时,要用一种宽容的胸怀,包容的态度接纳他,让教师成为一位忠实的听众,听其述说心中的想法,给予其内心安慰,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之后老师要因势利导,以一个朋友的态度亲人的眼光与其沟通,点燃其信心之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鼓励的作用,当一个人情绪高涨,充满自信时,可以满怀热情,全力以赴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情绪沮丧的情况下,人则会无精打采,畏缩不前。由于"学困生"在学习方面信心不足,所以教导"学困生"是一个耐心细致长久的帮扶过程,只有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坚持"多鼓励,多角度发挥其潜力"的原则,"学困生"的自信心才会逐渐树立。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修养,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处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从而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最可亲近的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亲切感人,要对学生充满信任,要耐心引导、正面启发,恰到好处的点拨,热情洋溢地表扬和鼓励,不论成绩好坏,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否完善成熟,正确与否,我们绝不能责备、抑制,抹煞学生的积极性。而应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或者采用的简捷解法、提出的新颖思路,老师都要以欣赏者的态度,用满腔的热情、赞扬的语气,采用不同的形式给予鼓励,如:全班同学鼓掌鼓励,或电话通知家长给予表扬,甚至可以在教室板报上刊登。特别对"学困生"要更加关心,更加爱护,以教师的爱去唤起学生对教师感情的共鸣,学生由爱老师转而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