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选题、教师的任务、学生的参与以及评价四个方面,探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网络环境 评价 研究性学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学校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正在各学校的课堂内外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在网络资源下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选题是否合理;教师的任务是什么;学生的参与程度;怎样及时总结和正确评价等等。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也是使每位学习者得到充足发展的关键。
  一、要科学选题
  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学目标应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的,所以课题的选择十分重要――越有趣味性、越贴近学生生活和越新颖的课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选题既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研究的实际价值,不要流于形式。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教师首先要充分备课。2、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协作的作用。 3、教师要把握好网络教学中的学生心理的变化。4、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所以,要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教师首先要定好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过多地介入学生的自主探究,也不能放手不管、任其发展。教师应该始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导引者、协作者和共同进步者。
  三、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深度与广度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中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序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评估、组织和分析相关信息,通过主动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结论,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的许多特质(比如性格气质等)往往或多或少地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参与活动的深度与广度。
  四、充分运用评价功能
  评价也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进行评价,关系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我认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体应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在"研究性课程"中探究的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提高。例如在开展主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组织和分析,教师的指导这时就是一种隐性的过程评价。它指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引导和激励学生在研究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它关注的是学习探究的方法和途径,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和整理材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注重研究过程。课题研究完成后,以评审答辩的形式进行总结,是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关注学生演示文稿或网站的制作与演示效果,强调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以及对自己探究结果的自我评价。通过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了创新思维,提高了信息素养,获取了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效能。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导引和帮助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充满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究,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创造性的探究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教师的组织、导航和帮助是完成探究任务的保障;学生的广泛深入参与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多角度丰富的评价是促进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我们在研究性学习道路上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