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正魁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规定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现代阅读历年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是平等的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变重教为重学,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所以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以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学习将陪伴人的一生,学会阅读,将会使学生受益一生。阅读过程是信息提取的过程,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孩提时代,学生已经通过父母的讲故事,说儿歌的形式,激发了探求新知的欲望,当不满足于听讲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路。所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同学段,课本的要求不同,导入就成为学生学习文本,提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之一。教师可根据文本的要求,以故事、儿歌、古诗、歌曲等形式导入文本。课下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合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成功的体验。因此有必要地降低对学生阅读的要求,不过深。课堂上还要让学生拓展自由阅读的空间,自由阅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进行束缚,不做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讲故事比赛,辩论赛,故事接龙,朗读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二、把握学生阅读中的情感
  
  文学作品是最好的情感教育的材料,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很明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倾向。俄罗斯小说家尤里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这里就开始了书的影响。所有这些,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就是‘感情的传染’。”这段话形象而深刻地告诉我们,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情的传染”过程,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侧重点不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不相同,有对人生的感悟,有对亲情的赞颂,有对科学的追求,又有对自然的热爱,而这些内容恰恰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染学生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看法,正确的加以赞扬,不正确的就要加以引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己的体验得到好的发挥,把握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而教师也要把握好这一关!要知道正面教材也会成为反面教材,因为正如电视中介绍的识别骗局却能成为学会骗人的技巧一样,所以教师要有正确的判断,及时指点!
  
  三、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朗读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而这个目标都体现在每个学段中,可见对于朗读的作用教师是不能忽视的。首先朗读是培养我们当众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课堂回答问题,发表见解的前提是熟读课文。文章读熟了,读懂了,自己的语言连贯了,就有表达的基础,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那些不喜欢发言、性格内向、胆小的同学,只要反复地大声朗读,既可锻炼胆量,又可使文章烂熟于心,长久训练,就会愿意并善于表达。其次朗读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又和语言密不可分,朗读正是思维与语言的双重训练。学习各门知识以形成技能,前提是借助朗读训练。朗读的语流速度快慢,词与词、句和句之间的换气、间歇与衔接,音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情感的处理等,要有规律的变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维有“张”有“弛”,才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再次朗读是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重要途径。初中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观念、性格、情感在逐步形成,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有益读物来适应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使自己健康成长。例如我们读外国作品《爱的教育》时,若能怀着主人公的心情来朗读,尤其是恩利科的父亲写给儿子的那篇爱国文章时,就会激起同样的感受,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热爱自己的伟大祖国。
  四、 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每一篇作品都表现出作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作家以鲜明的个人风格,独特的创造力,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性情气质以及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仔细体察验证作者是怎样观察思考的,并“体会含蓄蕴藏的意思,玩味精微细致的情境,领略论断臧否的分寸”(张志公先生语)以增进思辩能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我们每个阅读个体不同,他们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不同,因此会“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赵翼《闲居论书》)。我们在学生个体自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在班级或小组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与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实现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多向交流,在交流中弘扬个性,开启新的情感契机,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
  五、 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阅读――研究性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中学阅读教学与成人个体阅读的显著区别,在于课堂上同时存在两种阅读主体,即教师个体和学生群体。一般来说,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欣赏水平高于学生。如何使学生的理解欣赏水平提高到教师的高度?传统的作法是讲解分析,即教师把自己的(或从教参中抄来的)阅读体会和盘托出,奉送给学生。实践证明这样做费力不讨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探寻、研究、思考,发挥每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精神。如果引导得当,学生群体的阅读水平有时会超出教师个体,达到意想不到的广度和深度。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有助于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性阅读的核心是质疑,即提出疑问。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 “学则须疑”。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继承。课文反映了什么内容,是否真实,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无更好的写法,语言表达有哪些特色,有无更好的表达方法……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研究,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中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
  解读――赏读――研读,正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三个基本层。
  总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体现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以及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把握好阅读教学,更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探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0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