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远平
摘要:在刚刚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和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已势在必行。而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则是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其中心环节应当是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体育成绩评定的改革。
关键词:新世纪 体育改革 研究
一、基础体育课应逐渐向专项体育课过渡
1979年教育部颁布施行的《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大纲》规定,高等学校开设“普通体育课”。之所谓“普通”,理解其意思是要与“专业”区分,区别于体育院系的体育专业课,而并不是区别于现在的“基础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根据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未预见到会有基础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的出现。
自改革开放后,普通体育课演变成基础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二十多年来,在高等学校广大体育教师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92年8月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比《教学大纲》的灵活性就大多了。但是,因为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正在探索,新的格局尚未形成,难以制订一个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从普通体育课到基础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普通体育课之所以被淘汰,其原因是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也没有积极性,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规定开设的普通体育课内容繁杂,基础教材达十八个项目之多,而大多是中学教材的简单重复。在两个学期144学时之内完成所有教材,只不过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而已。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学生什么都学过,什么也没学好,脱离了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实际。
基础体育课之所以被取代,其原因是跳不出普通体育课的框框,虽然它不像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教学大纲》统得那么死,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大纲》则要求既要巩固和提高学生在中学时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又要加强身体全面训练,基础体育课实际上是普通体育课的改头换面,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基本没变,不过换了个称呼而已。而且只有一学年72学时,要考虑选择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三基”教材,又要考虑选择《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达标测验项目的教材,还要求“实践”部分中用于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学时应不少于教学时数的50%,教材选编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教材的内容又要“少而精”,还要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要求,教材确实难以选择,难以取舍。而且再上一学年的体育基础课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已经打了十二年的基础,再上一年的基础体育课又起到什么作用呢?还不如利用这有限的课时,多满足一些学生的兴趣爱好,多激发一点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多培养一些体育意识,以学生受欢迎的专项体育课来取代基础体育课。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专项体育课被正式确定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一种类型。但究竟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上还是二年级以上上为好。本人认为大学生一年级就应该上专项体育课,在目前情况下,高等学校体育课难以争取较多课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指导大纲》也只规定一年级为必修课,二、三年级为选修课。若两年体育必修课均上专项课,学生最多也只能选择两个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果一年级上基础体育课,二年级上专项体育课,那么学生就只有一个选择,没有再挑选的余地。其实高等学校体育课应该摆脱中小学体育课的框框,注重学生的兴趣,尽力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只有学生全身心投入才能在课中更好地得到锻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使他们在校学习期间能掌握一两个使之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养成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实现这一目标,专项体育课就明显优于基础体育课,因此可以预言随着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深入,基础体育课必将被专项体育课所取代。
二、应把学校体育课评分与课外活动、学习后的提高值有机结合
根据当前从教育部到基层的各类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及评分改革也势在必行的现状,而目前高等学校对体育课的评分及体育课的考核,还采取结构考核和综合评定的方法,似与形势发展不吻合。近十年的实践发现,在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部分,用单一的统一标准考核,(体育大纲标准)已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存在着偏差,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是体育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统一标准的整齐划一,忽视了身体条件较差、身体发育较慢、年龄偏小、体质较弱的这部分学生,使他们在心理上人为地受到压抑,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均得不到发展;同时也忽视了身体条件好、年龄偏大、体质较强的这部分学生,助长了他们不参加体育锻炼也能取得好成绩的错误做法,极不利于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很难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落实素质教育。
当前学校的体育工作是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课外体育活动,而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是体育课的教学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每学期取2―3个教学内容。周期较短(一般3―4周),他们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弥补身体素质的缺陷是困难的,同时每个教学班的人数又比较多,他们在课堂内要得到教师足够的辅导也是困难的,因此他们体育课的考核成绩一般不理想。这种现象在每个教学班一般占15%左右,严重的占20%―25%。另外在这些班级也有少数同学身体素质较好,基本不参加体育课的教学就可以获得优秀成绩。因此对教学内容不大感兴趣,上课可能出现精神不集中,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也因此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给教师的教学带来阻力。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根据学生原始成绩与考核成绩相比值,并把他们纳入体育成绩评定是刻不容缓的。根据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健康教育,体育目标向多元化、科学化、课内外化、整体结构化发展的原则,为了使学校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我校体育课的评分采取体育课教学内容考核、课外体育锻炼、学校早操的出勤率及做操的认真程度进行综合评分。(详见下表)
因为学校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除了正常的每周一次体育课教学外,每天下午在规定时间以班为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或者对体育课教学内容进行辅导,同时让一些素质较好、已经完成教学内容的同学对一至二个专项进行提高、学习。这样既可以帮助那些素质差的同学提高素质,又可以让那些素质好的同学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此外,学校体育教学是在最大限度提高学生技术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较科学而全面地通过教学给予合理的评定成绩,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应考虑的问题。因为学生在参加学习之前,各人存在不同的差异(身体素质、体能、身高、体重等),如果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核标准,就会出现起点高的学生可以不参加学习成绩就可以达到及格甚至优秀,而一些身体条件不足和起点低的学生,无论老师如何教学,自身如何努力学习,都很难达到要求完成学业,甚至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为了激发学生参加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合格的人生观,较全面地反映各人不同特点,应把学生通过学习成绩的提高值纳入体育课的评分,根据学生成绩情况给予合理评定,使他们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而原来起点高的学生相应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进行教学,不因容易应付考试而造成消极的学习态度,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充分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注:其他的项目(跆拳道、散打、毽球、游泳、健美操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分方法。
三、高校体育教学方向应以学生终身体育为宗旨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而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实现这一改革目标,本人认为:实施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是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论认为:个性化教育是着眼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而实现的教育,它针对人的个性培养,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充分得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精神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唤起他个人的人格和独立性。”他认为,学生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要让他们有充分施展的余地,为他的“表现”提供良好的条件。如果学校的一切活动都统得过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那么培养人才终将成为空谈。只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他才能给集体带来“自己的独特的东西”,从而使集体生活丰富、活跃起来。过多的刻板、划一的集体活动,只能使学生对集体产生厌烦的情绪。以上观点充分说明了培养个性的重要意义。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莫不如此。教育家吕型伟认为,一个人什么都好那肯定冒不了尖,实施个性化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得成功,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掌握体育锻炼的一般方法与技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锻炼方法与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这意味着学校体育的结束,社会体育的开始,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接上了轨。学生毕业后要经历青年、壮年、老年的漫长岁月,在这几十年生活中还要接受社会体育的再教育,还要参加社会体育的实践,社会体育将伴随他们走过漫漫的人生道路,社会体育就成了学校体育的继续教育。因此学校体育有必要在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观念、锻炼方法及技能。
高等学校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其对象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高等学校与社会体育的基本观念都是“终身体育”。终身体育主张培养与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导性,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方法,使之终身受益,因此高等学校的教育应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体育教师不仅要在增强学生体质和塑造学生人格上下功夫,而且要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让学生终身热爱体育活动。因此,高等学校体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使学生明确体育“终身化”的观念,让体育运动深入人心,服务人生,开创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周登高,赖天德,毛振明.有关学校体育教学若干热点对话.体育教学,1999,4.
[2]修晓珍.高等体育课程建设设想.中国学校体育,1998,5.
[3]杨明远.从素质教育看体育教材建设.中国学校体育,199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