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新令

  摘要: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备受教育界重视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反思性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内涵、特征、方法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途径
  
  1.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性教学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师范教育领域里迅速发展。如今,反思性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潮或运动。但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阐述。我国学者熊川武采撷众说之长,提出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2.1反思性教学以探索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实践活动,反思性教学的反思不是教师教学后简单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情况的反思,而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的反思。二是它用科学和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于教学的决策、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更加高效。
  2.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教师,越能将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2.3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道德感”为突破口。一般说来,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性教学理论家看来,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
  2.4反思性教学以“两个学会”为目的,即“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早已为人们熟知,其含义也随人们的理解日趋丰富。学会教学虽是新概念,但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反思性教学不仅是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
  3.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3.1教学日志:教学日志是教师对当堂或当天的教学经历所作的书面描述和反思。它不同于记流水账或一般性经验总结,它必须具有反思性。教学日志有助于他们内化新的信息,形成个人的实践知识。教学日志贵在坚持,它能为反思性教学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3.2教学观摩:即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并描述他们所观察的情景,随后再彼此交换所获得的信息,继而双方对这些信息进行不带个人观点的分析。它不同于传统指导思想下的听课活动。这种以自愿为基础、以共同提高为宗旨的听课活动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助于他们走上科研之道,还能加强教师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并给他们带来职业的愉快和满足。
  3.3教学录像。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自我意识能力来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领悟、表述、解释和反思。而观看、琢磨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录像,是培养教师对特定教学情境自我意识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反馈素材生动、形象,极易触发教师反思性思维,因为录像极为详细地记录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就完全有可能使教师通过反思取长补短,提高自我。
  3.4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也是收集学生对教与学看法、学习动机等信息的一种快捷的方法。可以是教师对本班学生就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进行的小范围调查,也可以是全年级、全校,甚至全省、全国的调查问卷,它有利于教师掌握学习者心态,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的圆满。
  3.5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套新的研究方法。所谓行动研究,即教师自身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贯穿的是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行动过程。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是与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联的自我教学研究。行动研究具有反思性,目的是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改进教学。
  4.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4.1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所谓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指作为教师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发展,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教师的自我教育随着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将会促使教师自觉性的教学行为的提高,使教师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育到自教的转化,然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这种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
  4.2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教学理论素养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在传统的教师教育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只要教师通过教学理论的专题培训获得有关教学理论的知识,就会导致自己教学行为的改善,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会形成一些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的背后必然有某种教学理论的支撑。实际上教师对某种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不能自动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实际的情况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受到两类教学理论的影响。一类是外显的“倡导理论”,另一类是内含的“运用理论”。实践证明,外显的倡导理论不一定会成为教师改善教学行为的自觉行动,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内隐的应用理论却随时地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师内隐的应用理论是先进的,就有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反之将会阻碍学生素质的发展。然而,我们必须明确内隐的应用理论属于教师个人化的理论,是教师个人在自己教学情景中形成的某种教学观念假设,带有鲜明的情景色彩,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外显的倡导理论属于群众所追求的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即使内隐的应用理论是进步的,也需要借助外显的倡导理论来发现它,使之发扬光大。外显的倡导理论完全可以转化为内隐的应用理论,从而对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沟通外显理论与内隐的应用理论的桥梁,两类理论转化的过程正是教师理论素养提高的过程。
  4.3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着学者型的教师。所谓学者型的教师,除了具有扎实而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却是不可以传授的,而反思性教学实践则可以把教学与反思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化。
  总之,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艰苦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志红.反思性教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新途径[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9).
  [3]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4).
  [4]马宝娟.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523.htm